年畫春聯的繽紛、龍騰獅舞的躍動、迎春鑼鼓的喧闐……放眼世界,很多地方都洋溢著喜慶氣氛,漸入五洲同慶農歷新年的“中國時間”。
在美國好萊塢環球影城,身著節日盛裝的卡通人物、“功夫熊貓”阿寶帶領著老少游客一起感知春節元素。在小豬佩奇誕生地英國,首相府貼上了“丹鳳呈祥龍獻瑞,紅桃賀歲杏迎春”的對聯,愛丁堡市中心標志性建筑將被“中國紅”點亮,《中國春節》《春晚探秘》等中國紀錄片也被搬上了電視屏幕。越南、緬甸推出為新年祈福的“好運水果”和新年特色菜“撈魚生”,在當地供不應求。澳大利亞悉尼正式將該市一年一度的中國新年慶典活動更名為“農歷新年節”,為這項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新的機會。連續第十年舉辦的“歡樂春節”活動更是閃耀全球,為133個國家和地區的396座城市帶來1500余場各類節慶活動,演出、展覽、廟會、廣場巡游、非遺互動、冰雪龍舟,令人目不暇接。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就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近年來,伴隨著中國國際地位和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春節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標志步入全球視野、走進世界各國。越來越多國家把春節設為法定節假日,多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代表在節日期間向全球華人表達新春祝福、出席節慶活動也日漸成風。
春節給世界注入溫暖和睦的力量,同當前世界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民粹主義持續發酵、單邊主義和反全球化逆風不時襲涌的樣貌形成鮮明反差,也啟迪我們的思考。在法國南部,千年小城加亞克正因一場“彩燈耀絲路”主題的中國燈節大放異彩——去年,第一屆中國燈節為這個只有兩萬人口的小城創收近100萬歐元,被譽為“巨大驚喜”。恰如法國前總理拉法蘭特制的新春賀卡上用法中兩種文字寫下“和平之道,家國天下”,越來越多國外人士透過春節領悟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可貴精神力量。革故鼎新、尊老重孝、講信修睦、天下大同……這些精神內涵持久的感召力,讓春節在世界范圍內“吸粉”無數,呼應人類追求和平、和諧、和睦的心愿。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交流互鑒,可以凝聚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春節文化同世界各國不同文化交匯交融,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同慶同歡,美美與共,民心相通,祈愿人類攜手創造和平安寧、發展繁榮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