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鋼城區相關負責人帶隊對迎審關鍵點進行檢查督導,促進問題整改。這已經是鋼城區各級領導今年以來第60次督導檢查。在國家衛生城市復審迎檢過程中,鋼城區堅持高標準,依靠抓保障、抓責任分工、抓督查督導,確保復審迎檢工作沒有局外人,實現整體治理水平的躍升。
在全市歷次專家暗訪測評中,鋼城區綜合成績排名位列全市第三。對于鋼城區國家衛生城市復審迎檢治理效果,可以通過兩個示范點來管窺。
四道防護 工地車輛上路不帶泥
7月12日,在鋼城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鋼都賓館改造)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雖然正在進行地下基坑施工,但現場看不到塵土,從工地出入的車輛也很干凈。
做到這一點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據了解,施工點有土的地方鋪設了濾網,車輛沾土少;車輛駛出工地,先由保潔員檢查清理車身泥巴;然后經過一個紅外線感應洗車機,自動對車輛噴水沖洗;最后車輛駛過一層毛氈,經過檢查合格后,才能出工地大門。
“一輛車進出工地要過四道關,保證所有出入的車輛不帶泥、不帶水。”項目經理王建峰說。
為做好揚塵治理,施工塔吊安裝了噴淋設施,每天實施“人工降雨”不少于8次,院墻上架設噴霧機隨時“降霧”,工地周邊隨時做好硬化和綠化。
鋼城區愛衛辦副主任張恒富說,能做好這些,一方面是相關部門嚴格落實揚塵治理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企業自身提升建設標準的需要。據悉,鋼城區主城區幾個大型施工工地均采取了類似措施。
“營造優良秩序,創造優美環境,力保國家衛生城市”,工地圍擋上鋼城區機關事務管理局制作的宣傳語非常醒目。
多管齊下 小區看不到落地垃圾
走進位于鋼城區府前大街的御龍灣小區可以發現,這里環境優雅、秩序井然,居民生活悠閑。
御龍灣小區占地142畝,有1186戶住戶,2009年建成。住戶相對復雜,有萊鋼集團職工,有當地居民,還有一些租住戶,落地垃圾治理問題曾經一直困擾著物業方。
雖然小區內配有垃圾桶,但是此前不少住戶習慣將垃圾袋扔到樓下,且隨手亂扔垃圾。
萊鋼金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許波到來后,首先加強物業管理,把各項服務工作做到位;發動樓長和住戶印發宣傳單,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采取警示、勸告等措施。如今,小區內已經見不到落地垃圾。“物業和住戶就像兩只手,兩相碰撞,大家都疼;共同努力,創造的效益會事半功倍。小區環境好了,大家都好!”許波說。
負責衛生督導的萊鋼防疫站站長解家江見證了這一轉變。他說:“首先是思想工作做得好,住戶認識到了維護環境的重要性;二是管理做到位,比如保潔人員巡撿頻率高,發現有人扔垃圾接著撿起來,住戶也就不好意思再亂扔了。”
據悉,鋼城區將復審迎檢重點區域劃分為20個網格,鎮(街道)及20個社區等守土有責,20位區領導、68個區直部門幫包,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我們以網格為塊,以責任單位為條,條塊結合,確保事事有人管,復審迎檢工作人人都是局內人。”鋼城區愛衛辦黨組書記、主任高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