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剛剛閉幕的鋼城區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公布了2020年為民辦十件實事。這些實事涵蓋城市建設、生態環境、醫療衛生等多個領域,從中可以看出,鋼城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完善制度、守住底線,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十件實事
1.推進城鄉道路提檔升級。新建、改造、維修農村道路110公里,新建45處公交候車站亭及靜態站牌。
2.提升城市照明功能,靚化城市夜景。消除萊鋼大道、汶河南大街、鋼都大街西段、泰達路等11條道路黑燈路段,實現重要路段、片區通宵節能亮燈。
3.推進疫苗和預防接種管控。建立起覆蓋全區的疫苗流通全程管理和接種管理系統,做到“苗”“人”信息實時互聯和預防接種全方位全流程服務。
4.推進醫療衛生機構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建設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對基層醫療衛生數據進行數據收集、開發應用,推進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實現省、市、區三級醫療機構互聯互通和居民個人健康信息無障礙查詢。
5.進一步提升大氣污染精準防治成效。建設50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微站,對空氣質量實施在線監測分析,為精準化治理提供數據支撐。
6.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新建金水河水廠,提升改造雙泉水廠,鋪設主管網280公里,實施227個村村內管網改造,切實保障農村飲水安全。
7.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92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進一步改善農村環境。
8.提升城市社區治理服務水平。探索推行“六位一體”治理模式,新建鋼城高新區錦繡佳苑社區、汶源街道新興社區等7處的城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招考45名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在張莊社區、金鼎社區、茶峪子社區等14個城市社區安裝智慧社區服務自助終端設備,全面提升城市社區治理服務水平。
9.提升醫保業務辦理便捷度。在萊鋼醫院、新礦醫院、區人民醫院、顏莊中心衛生院等7家定點醫療機構建立醫保工作站,配備人員和設施,方便參保人員辦理醫保業務。
10.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在全區公共機構全部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在鎮、村打造14個示范點。
去年十件實事全部兌現
截至2019年年底,鋼城區2019年度為民辦實事工作已全部完成。
1.社會救助提標工程。低保人口比例從0.8%提高到1.33%。全區城市低保標準每人每月提高175元,達到685元;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年提高1280元,達到5480元;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每人每年提高1654元,達到7124元。
2.城鄉就業提升工程。全年累計提供就業崗位4000余個,累計培訓人員3000余人次;落實“兩補”資金6.6萬元,發放小額創業貸款32筆420萬元,政府貼息15萬元。超額完成全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200人的目標任務。
3.社會養老擴面工程。新建1處城市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處農村幸福院。
4.幸福食堂標準化提升工程。投入資金70萬元為幸福食堂配備了送餐車等設施。全區新增幸福食堂12家,總數達到62家,共為530余名老年人、殘疾人提供居家生活照料。
5.“健康鋼城”工程。啟動5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建成20個標準化衛生室,為90名貧困重度精神殘疾人開展精準康復。314名貧困重度精神殘疾人得到精準治療。
6.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總投資7500萬元,新建改造道路19公里,群眾出行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完成33個農村小街小巷綜合整治,33個村的道路硬化任務已全部完成。
7.中小學操場高標準改造工程。9所中小學操場全部改造為塑膠操場,建設面積達到10.31萬平方米,惠及學生4730人。
8.城市立面整治工程。打造朝陽路和金水路兩條嚴管示范街。對重點區域進行燈光亮化,主次干道更換、新建路燈571桿,維護423桿。依法拆除主次干道違規廣告牌匾、樓頂戶外廣告167處,面積6141平方米。
9.“一村一法律顧問”工程。全區230個村(社區)實現了法律顧問全覆蓋,共配備法律顧問54名。
10.文化惠民工程。投資57.6萬元安裝8臺公共文化一體機,建設了網上平臺和手機APP,轄區群眾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隨時獲取所需的公共文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