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工單在3個部門之間轉來轉去,都認為不屬于自己的職責范圍,這是鋼城區12345市民服務熱線運行中心工作人員遇到的困擾。圍繞政府部門職責邊界不清,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職能交叉、多頭管理等問題,區委編辦作為部門履職監督員和裁判員,今年先后編制發布了《濟南市鋼城區政府部門職責邊界清單》《濟南市鋼城區行政審批監管執法協調聯動工作制度(試行)》,劃清了部門的“責任田”,避免了出現管理“空當”,使部門機構運轉更加高效。
制定清單 變“各管一攤”為“一攤共管”
小喇叭、汽車鳴笛、廣場舞都聽不到了,孩子們考試更安心了,考場外家長滿意的笑容格外動人。中高考期間,生態環境、公安機關、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嚴格按照鋼城區發布的《濟南市鋼城區政府部門職責邊界清單》開展聯合執法監管,履職盡責共同為考生創造了一個寧靜舒適的考試環境。職責邊界清單中,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職責分工一目了然,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各部門按照分工攜手同行,變“各管一攤”為“一攤共管”。
鋼城區聚焦行政審批服務、綜合執法、衛生健康、應急管理、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梳理法律法規(“三定”規定)、規范性文件等已明確的部門職責分工事項和根據工作實際需進一步細化或明確的職責分工事項,于5月30日公布了鋼城區政府部門職責邊界清單(第一批)共71項事項,涉及34個部門單位。
職責邊界清單編制范圍涵蓋了校車安全管理、商品房預售、住房保障、房屋租賃監管、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一批群眾關心、社會關注、領導關切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明確了職責分工,使部門履行職責、便民服務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全區形成構建橄欖型政府治理結構的良好氛圍。
深耕細作 破解依法行政深層次難題
編制職責邊界清單還是發現部門履職深層次問題的難得機會。
“挖掘城市道路的違法行為由誰來處罰?”職責邊界清單制定過程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向區委編辦發出求助。“改革后,市政領域職責進行了分解,城市道路建設、監管等相關職責劃入區城鄉交通運輸局,執法職責繼續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承擔。”區委編辦及時回復當好裁判,厘清了職責分工。
人民防空領域職責在區劃調整前由原萊蕪市承擔,調整后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加掛區人民防空辦公室牌子,但是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除人民防空外的其他執法職責都納入綜合執法范圍,人民防空執法由哪個部門承擔更能發揮作用?隨著職責邊界清單編制工作的開展,這個問題浮出水面。區委編辦、區司法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共同探討,最終,省政府法制辦、省編辦《關于做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通知》為解決問題打開了通道,按照程序納入綜合行政執法范圍成為共同的研究成果。
理麻成線 杜絕“沒管好”和“手太長”
改革后,行政審批和行政執法處在監管的最前沿和最末梢,行業主管部門居于其間,監管職責更加突出、難度加大,但是部門“以審代管”“以罰代管”的思想仍然存在,部門間推諉扯皮、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時有發生。
為此,鋼城區按照審批、監管、執法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要求,對13個部門領域的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5個部門領域的相對集中行政執法權,確定了審批、監管、執法等不同環節的職責邊界;同時,制定了《濟南市鋼城區行政審批監管執法協調聯動工作制度(試行)》,為部門聯動提供了遵循,加強了審批、執法與監管的銜接,有效避免了“沒管好”和“手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