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對深化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進行安排部署,進一步明確了“五個濟南”的目標定位,豐富了“大強美富通”的內涵要義,確定了“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的城市發展新格局。作為“東強”的重要支撐點,鋼城區作為黃河重要支流大汶河的發源地,正進一步提高站位、提升境界,聚焦工業強區,扛起“東強”使命,努力打造“智造濟南”東部崛起新引擎,在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體現“鋼城作為”。
汶河之水,滾滾西流,百折千曲,經東平湖而歸澤黃河。汩汩滔滔兮,淌不盡的慷慨壯歌。
如今,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在濟南交匯疊加。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和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讓鋼城區發展的空間及高度豁然開朗。
“東強”的樂章正在大汶河的發源地激越奏響。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提出,加快發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制造業,打造黃河流域先進制造業中心。“將鋼城納入‘東強’布局,給了鋼城一次借梯登高、借勢而上、借力奔跑的新機遇。”鋼城區副區長史秀衛表示。
于鋼城區而言,扛起“東強”使命,做大做強工業是不二之選。因為“鋼城因工業而立、因工業而興、因工業而強,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在工業、優勢在工業、出路還在工業。”
為此,鋼城區牢牢扭住工業強區戰略,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引領,以服務支持山鋼做強做優做大為支撐,以“建鏈、強鏈、補鏈”和“集聚、集約、集群”發展為路徑,統籌推進先進制造業培育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全市先進制造業基地,并制定了“2+4”產業發展目標,即打造“精品鋼”“裝配式建筑”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四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真正做到聚焦聚力、有的放矢。具體而言,一是立足“有中生新”。聚焦鋼鐵產業轉型升級,以精品化、高端化、集群化發展為方向,全力推進山鋼股份新舊動能轉換系統優化升級改造項目,并依托精品鋼產業研究院和金雷風電等企業,推動鋼鐵產業鏈上伸下延,打造“千億級”精品鋼產業集群,讓傳統鋼鐵產業煥發生機活力。二是著力“新中做特”。發揮萊鋼集團、魯碧綠建、周緒紅院士工作站等技術和平臺優勢,加快推進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力爭通過幾年努力,打造“千億級”裝配式建筑產業集群。同時,立足鋼城產業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產業。三是推動“無中生有”。重點是超前布局氫能源產業,已經聯合山東重工集團、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成立了氫能源產業推進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著手啟動了加氫站、氫能軌道交通示范線等項目設計論證工作。
形勢催人奮進,發展時不我待。為將“東強”藍圖變為現實,鋼城區決定重點實施“八大工程”,全力實現工業更高質量發展。
——實施“雙招雙引”工程。把工業項目作為招商引資的主攻方向,把制造業作為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把企業人才作為招才引智的重點,每年新引進過億元項目40個以上,5年內新引進外來投資500億元以上;每年引進各類創新人才50名以上,新培養高技能人才200人以上。
——實施企地融合發展工程。牢固樹立“服務支持山鋼就是發展自己”的理念,堅持“企地一家、發展一體”,推動企地在思想理念、發展規劃、產業發展、人才技術、財稅和資本運營、城市建設管理、生態建設等方面深度融合發展,合力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你我”的企地命運共同體。
——實施產業能級提升工程。全面實施產業鏈“鏈長制”,推動建鏈補鏈強鏈延鏈,促進“產業高地”躍向“產業高峰”,加快培育精品鋼、裝配式建筑兩個千億級產業和汽車零部件、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四個百億級產業,著力打造“2+4”工業地標。
——實施特色小鎮培育工程。按照“適度整合、重點培育、集約發展、品牌提升”的原則,著力打造電子信息、無紡產業、紅木家具三個特色產業小鎮。
——實施企業梯隊培育工程。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要求落到實處,打好“個轉企、企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強龍頭”組合拳,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優做強,引導中小企業做專做精做特,形成既有“參天大樹”、又有“灌木叢”“小樹林”的產業發展格局。
——實施智能化改造工程。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加快推廣以人工智能、大數據、5G為支撐的“智能制造”,拿出“真金白銀”支持鋼鐵、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數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級,持續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推動傳統制造業提質增效。
——實施品質標準提升工程。抓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落實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引導企業增加中高端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
——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加強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區科創中心、濟南精品鋼產業技術研究院、行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平臺載體建設,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產業創新體系。
“到2025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集群發展水平明顯提升、企業發展能級明顯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明顯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形成產業結構優、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融合程度深、開放層次高的先進制造業發展高地。”區發改、經信等部門負責同志對此充滿信心。
天時正當好,地利勢自成,人和萬事興。當前,鋼城區正堅持問題導向,精準布局“決戰四季度”,堅定不移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六穩”“六保”、“三大攻堅戰”、城鄉建設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點工作,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為扛好“東強”使命開頭起步、蓄勢發力。我們堅信,在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進程中,鋼城區將以自己的創新實干、擔當作為交出一份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