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高新區市場主體增速全市第一

    發布日期:2017-12-22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今年以來,高新區市場監管局著眼打造“審批事項最少、服務效率最高、服務成本最低”的“三最園區”,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截止到今年10月31日,高新區共有市場主體42569戶,同比增長32.94%,市場主體增速居全市第一。
      營商環境 登記電子化 1天拿執照
      如何優化營商環境?高新區市場監管局不斷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全程電子化登記,實行“網上提交材料、網上身份查驗、網上審查核準、網上核發執照、網上亮照公示、網上檔案存儲”的模式,申請人不用前往辦事大廳、不用排隊、不用預約,即可辦理營業執照,最大限度讓企業少跑腿不跑腿,實現了“零紙張、零見面、零費用”。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推行之前,企業在高新區注冊,5天內可以拿到營業執照;推行登記全程電子化后,最快1天內就能拿到營業執照。
      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緊扣高新區“科創中心”建設要求,深化“席位注冊”,助推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建設,培育創業孵化載體39家,2000多家企業辦理了“席位注冊”營業執照。圍繞企業現實需求,高新區積極探索有限公司改合伙、企業改制等創新性政策,相關試點工作獲得省、市工商局批準。
      為了幫助上市企業、重點企業培育新動能,高新區大力支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登記,放寬新興行業經營范圍核準,量子產業、數據公社、衛星導航、可穿戴設備等市場主體已經落地生根。截至10月31日,高新區新成立市場主體8871戶,同比增長32.89%;全區共有市場主體42569戶,同比增長32.94%,市場主體增速居全市第一。
      精品戰略 幫助企業申報國家標準
      高新區實施名牌戰略,積極爭創名牌,建立專人定點幫扶制度,幫助創牌企業健全質量、標準和計量管理體系,為創牌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詳細介紹名牌創建的成功經驗以及山東名牌的申報過程、申報細則和注意事項,幫助企業熟悉申報程序、完善申報材料,提高企業對名牌創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今年以來,高新區共組織30家企業申報山東名牌。
      今年以來,高新區實施標準化戰略,發揮標準引領作用,積極鼓勵和引導高新技術企業、龍頭企業、有條件的單位和企業承擔或參與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甚至是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搶占制高點,掌握話語權。高新區標準自我聲明公開數量今年比去年增長20%,目前已有5家企業申報了國家標準,轄區企業新增制修訂國家標準35項、行業標準49項、地方標準22項。
      圍繞著智能微電網產業集群,38家企業成立了智能微電網產業標準聯盟。高新區還成立了山東省唯一一個智能微電網技術標準委員會,省質監局批準該產業協會為團體標準試點。
      結合國家綠色發展戰略,高新區在節能環保、服務業積極推動標準化試點。高新區智能裝備產業園、積成電子、慧敏科技獲得省級標準化試點,宏泰物業獲得省級服務標準化試點。
      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從幫助企業做好相關產品的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監督檢驗和強制認證入手,提高企業產品檢驗能力和產品合格率,幫助企業做好產品質量建檔工作,實行跟蹤管理,切實把產品質量保障在出廠之前。針對企業存在的質量薄弱環節,高新區積極開展質量、標準、計量、檢驗檢測等方面的咨詢、培訓等服務活動,夯實企業質量基礎,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
      智慧監管 當好市場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過程中,高新區充分借助“互聯網+”,積極向科技要效能,以降低工作負載和行政成本為目標,升級“智慧監管平臺”,實現行政審批、執法監管、投訴處置、內部管理等信息化應用,在生產、流通、消費等方面實施全領域監管,為市場監管工作裝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起到“雷達”的作用,促使市場監管的綜合管理實現了立體化、可視化、移動化和即時化。
      高新區全面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監管,發揮經營異常名錄、黑名單的警示懲戒作用,積極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體系。高新區出動檢查人員8634人(次),檢查各類食品經營業戶4317戶(次),下達限期責令整改通知書132份;堅持“四個最嚴”標準,在食品領域開展“學校食堂季度檢查”等各類專項整治行動20余次;完成藥械生產經營領域違法經營行為集中整治、藥品質量規范提升年等專項檢查工作,出動執法人員368人(次)。高新區還對轄區內藥品批發企業及醫療機構進行全面普查,在保化領域積極開展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專項整治行動,檢查食品保健食品單位69家;組織開展食品藥品抽檢1440批次,收到抽檢不合格報告53份,全部依法處置,有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強化創新示范帶動,大力推行餐飲單位“明廚亮灶”工程,打造“透明及視頻廚房”140家。
      為了加強對高風險藥品生產企業進行專業化評估審核,高新區引進了第三方檢查機構。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方面,高新區通過實施網格化監管,積極探索建立新常態下電梯管理新路子,實現了“監管區域網格化、監管任務責任化、監管人員專業化、監管落實痕跡化、監管督導制度化”。
    編輯:吳曉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