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好,高新區發展才能好;民營經濟強,高新區實力才能強。作為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和新舊動能轉換“主戰場”,濟南高新區始終關心、重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全力構筑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讓創業“輕而易舉”,讓實業“輕裝上陣”,讓企業“小”有名氣。
優化環境 讓創業“輕而易舉”
高新區公布了“網上辦、一次辦、我來辦、自助辦”事項清單,涉及11個部門175項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確定“零跑腿”事項63項、“只跑一次”事項641項、“你不用跑我來跑”事項118項。
自年初推行企業開辦“容缺受理”機制以來,高新區共容缺辦理2000多件。“企業開辦一次辦成”智能政務協同管控系統上線后,新開辦企業1個工作日甚至半個工作日即可完成企業營業執照辦理、印章備案、印章刻制、社保登記等業務事項。
全省首張全程電子化營業執照,全省首張微信辦理營業執照,全市率先實現重點工業項目土地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三證齊發”和“拿地即開工”,全國率先實現“四證齊發”和“拿地即開工”……簡化流程,創新舉措,創業如雨后春筍。“服務大使”為市場主體提供全鏈條、全過程、全生命周期服務;“托管服務”讓無經營場所和創業初期暫不需要經營場所的企業,可將住所(經營場所)登記在商務秘書企業或園區內……服務精準,營商環境大提升,創業“如此簡單”。減費降負 讓實業“輕裝上陣”
高新區以承諾制代替審批制,允許工業用地地上建筑物分割轉讓,給了企業靈活的發展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市財政與高新區按照7:3的比例為294家中小微企業配套撥付融資費用補助,其中高新區撥付1362.13萬元,市級撥付3178.29萬元。高新區管委會及時協調供水、供電、供氣等單位和企業,壓減流程環節,減少企業成本,全面構建涵蓋各專業、貫穿全環節的“強前端、大后臺”標準化服務體系。《2018年濟南高新區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在高新區門戶網站公示并按時更新,不再征收其他涉企收費。高新區在政府采購過程中取消企業以現金形式繳納(報價)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高新區還免費為小微企業代理記賬提供服務,1-9月簽約企業1400家,發放記賬補貼227萬元。
助力創優 讓企業“小”有名氣
高新區建立了管委會層面的聯席會議制度,齊抓共促小微“雙升”。高新區以降低門檻推進“個轉企”,支持個體工商戶“轉企”成功后繼續沿用原字號、商標等;以標準引領推進“企轉規”。2017年以來,1家企業通過國家服務標準化試點驗收,3家企業通過省級標準化試點驗收,2家企業獲批創建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6家單位獲批創建省級標準化試點……高新區建立了5家商標品牌指導站,2017年以來完成40件商標國際注冊申報。近年來,高新區1家企業獲得山東省“省長質量獎”、12家企業獲得“山東省名牌”、38家企業獲得“濟南市名牌”。
高新區積極開展轄區企業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工作,組織積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企業參加“企業上云”活動,為小微企業生產方式和產業轉型提供指導性方向;積極篩選培育優質小微企業上市融資,實施跟蹤幫扶和貼身指導。2018年以來,高新區推動5家小微企業在省內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占濟南市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數量的23%;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2家,占濟南“新三板”掛牌企業的40%。“生態賦能”發展模式讓高新區民營經濟呈現蓬勃發展的強勁態勢。2018年以來,高新區新成立市場主體13937戶,同比增長42.95%,增速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