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濟南高新區企業——金現代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拿到證監會首發申請,即將成為今年濟南市第一家成功上市的企業。截至目前,高新區已上市掛牌企業總數達到118家,數量位居全市第一。
發現挖掘“精挑細選” 平均服務周期一年
目前,高新區擁有IPO上市企業26家,新三板掛牌92家,數量位居全國高新區前列;在山東證監局輔導企業12家,占全市50%;交易所在審企業2家,待發行企業1家。在科創板方面,全市第一家科創板上市企業——華熙生物誕生在高新區,科創板在審數量占全省的50%。在新三板方面,高新區不僅掛牌企業數量一直領跑全省,融資額、市值等主要指標也是全省獨秀。
“我們現在的服務方法是廣撒網、精調研,”據高新區服務業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進入資本市場對企業來說是一個維度的改變,對區域經濟來說更要有擔當“助推加速”的能力。為在諸多優秀企業中篩選出最適合的企業進駐資本市場。為把企業上市工作做細做足,金融辦每年摸排企業500多家,實地走訪調研100多家。
登陸資本市場可以改善企業資本結構,優化資產,提高抗風險能力,而且方便獲得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支持,助推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為此,服務業促進局金融辦努力與“種子選手”溝通,幫助他們“算大賬、記小賬”。一方面,幫助企業理清長期發展規劃,讓企業更有奔頭;另一方面,幫助企業算好眼前經濟賬,逐項分析上市掛牌所帶來的成本是否會對經營帶來重大負擔。確定可以發展的企業對象后,金融辦為企業提供“一對一”跟蹤服務。
針對企業特點,高新區相關部門不斷完善工作機制,通過個性化方案,讓企業全面了解資本市場運作規律。進入資本市場是企業的重要轉折,受大環境影響、行業動態影響較大,企業準備時間相對會比較長,平均一年左右,甚至更長。高新區目前118家上市掛牌企業全部運行良好,實現股權融資375.94億元,有效促進企業和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儲備17家企業 爭做“山東龍頭”
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聚集,產業實力雄厚,經過多年積累,已培養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潛力大的后備資源。全市預備上市企業38家,高新區有多達17家,全市占比最多,涵蓋件及信息服務業、高端裝備制造、大數據等多個領域,良好的基礎和優質的儲備資源,讓高新區有實力爭做山東龍頭。
“作為上市后備企業,我們的心情可以說是迫不及待!”濟南海能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宋曉東說道,海能儀器2014年在新三板掛牌,經過兩輪融資獲得1.8個億元的資金,這對企業的騰飛有著重大意義。在高新區相關部門長期以來的大力幫助、輔導下,海能儀器對資本市場的認識越來越強。
為確保相關工作抓實抓好,高新區專門成立企業上市領導小組,全力幫助后備企業協調解決各類疑難問題,為企業上市掃清障礙。“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就像跨進一個更高的門檻,需要達到既定標準和具備相應資格,我們會全力幫助協調諸多環節上的問題。”服務業促進局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說,為有效鼓勵支持企業上市掛牌積極性,高新區已出臺多項政策,并拿出“真金白銀”給予補貼和扶持。截至目前,高新區對上市和掛牌企業在規模發展、直接融資等多方面給予了企業多項扶持,已累計支付扶持資金近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