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重點項目建設的高新擔當

    發布日期:2020-12-07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重點項目建設是促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濟南高新區緊緊圍繞“五個濟南”建設,聚焦產業能級提升,化危為機,逆勢而上,千方百計抓招引、爭分奪秒搶工期、全力以赴促達產,重點項目建設呈現“投資規模大、項目質量優、業態模式新”的特點。
      銀豐國際生物城和華熙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園致力于生物醫藥產業的高端化和專業化,兩個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可達350億元,有力推動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再上新臺階,為“康養濟南”建設提供強大的優質產業支撐。中科院科創城落地一批大科學裝置,打造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區,為“科創濟南”建設提供強大的基礎研究支撐。山東產研院高科技創新園聚焦高端前沿產業,以產研高效融合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為“智造濟南”建設提供強大的高端平臺支撐。339米高的云鼎大廈是目前全市最高的地標性建筑。
      項目總數、投資規模 全市第一
      高新區是濟南最具活力的創新創業高地和新舊動能轉換的前沿陣地。在高新區,一個大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大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抓住大項目建設就是抓住了高新區跨越發展的關鍵。2020年,高新區承擔8個省級重大項目,總投資額286億元;承擔72個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額2467億元,占全市總投資額的17.9%,項目總數和投資規模均居全市第一位。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000萬平方米,相當于3個漢峪金谷。
      高新區以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為導向,嚴把企業入駐關,以“畝產效益”為核心,以市場化配置為導向,以差別化措施為手段,完善激勵倒逼機制,優化產業政策,促進優勝劣汰,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據測算,今年高新區承擔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將實現年產值5200億元,相當于浪潮集團和重汽集團年產值總和的兩倍。項目畝均投資強度1200萬元,達產后畝均產值2500萬元,分別是全省國家級開發區新建項目相關標準的3.4倍和4.8倍。
      新業態、新模式集聚 積蓄強大發展后勁
      高新區緊緊圍繞全市“十大千億產業”抓好項目招引建設,推動重點項目質態更符合“工業強市”戰略要求、更好滿足“智造濟南”“科創濟南”建設需要。今年以來,片區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醫療康養、現代物流領域新落地項目均達到10個以上,所承擔的市級重點項目中,十大千億產業項目占比91.6%。
      山東產研院高科技創新園作為“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的產業落地平臺,通過實施產研融合,促進技術創新集群式突破,實現從技術研發到產品生產再到商品的全鏈條管理與服務,產研院布局的齊魯星座低軌遙感衛星系統將推動我省空天信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審批、建設快 不斷刷新“高新速度”
      今年以來,圍繞項目發展需求,高新區強力實施資金、人才、土地等全要素服務。同時,積極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推出無差別綜窗受理、不見面審批等一批政務服務新舉措,出臺“拿地即開工”“建成即使用”推進辦法,全面推行夜間審批制度,47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夜審批”范圍,被國務院信息刊發。
      臨工重機年產三萬臺高空作業機械項目在高新區打造中國高空作業機械智能制造基地,其制造水平達到國際一流。該項目的不動產權證、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一天之內“四證齊發”,并實現“拿地即開工”。華熙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園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產基地,實現年產預灌裝產品2億支、次拋原液10億支。項目于6月17日獲得施工許可證,第二天即正式開工,同樣實現“拿地即開工”。山東產研院總部設在濟南,目前已凝聚91個高水平創新團隊,孵化99家高技術企業,帶動社會投資200億元。產研院高科技創新園項目一期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用時120天建成,刷新項目建設“高新速度”。銀豐國際生物城59棟單體廠房年內全部交付使用,同步招商完成90%以上,包括恒瑞醫藥、齊都藥業、華鉑凱盛等國內外知名領軍藥企在內的47家生產型企業已經落戶。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