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濟南高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布,《綱要》中多次提到“量子產業”。“十四五”期間,濟南高新區決定集中力量布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中,量子科技產業出現在第一位。自2011年5月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成立算起,濟南高新區培育量子科技產業已經10年。
搶先一步 面向未來布局產業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產業化上亟待突破。環顧國內,合肥、北京、上海、武漢等城市都在加速布局,而濟南的優勢就在于較早開始謀篇布局。早在2010年初,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團隊就來濟南創建“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院”。在國內還沒有多少人真正看清這項技術的發展前景時,濟南市對量子科技充滿信心,并著手產業化嘗試。
2011年5月16日,中國科學院量子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暨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揭牌,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解放軍總裝備部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榮駿中將,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詹文龍,中國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許武等科技界重量級人物出現在現場。
此后,濟南組建量子科技產業發展專班,推動量子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2013年11月,山東省政府批準建設濟南量子通信試驗網,該項目建設周期為兩年,在濟南及周邊地區搭建50個用戶的量子通信網絡,建成省級技術試驗床,并與山東省有關部門一起推動其成為國家新技術試驗床。
2017年7月,全國首個商用量子通信專網—濟南黨政機關量子通信專網完成測試。2019年3月,專網擴容,覆蓋面積達到8000平方公里。
2019年1月30日,《濟南量子信息科學中心建設發展規劃》發布,這個國內率先發布的量子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圍繞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和量子技術標準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建設量子信息科學中心,將濟南打造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研究中心和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籌)濟南基地,全力爭創國家實驗室濟南分部。
2019年12月9日,由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局組織,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主辦的國際電信聯盟“面向網絡的量子信息技術焦點組”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議在濟南召開。
2019年12月31日,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部署的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成功握手。
至此,濟南聚集了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山東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國迅量子芯、國耀量子雷達等機構;成立了世界第三、國內唯一掌握逆向質子交換鈮酸鋰波導的周期極化鈮酸鋰波導芯片研制平臺。在國際上開創性地提出并發展新型“測量器件無關量子密鑰分發”系列理論,實現404公里的安全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的世界紀錄。濟南高新區形成從運營服務、系統集成、整機制造、核心元器件研制到原材料供應的量子技術產業鏈。量子科技產業集聚成為高新區新的經濟增長亮點,助推高新區產業競爭力全國領先。
推動量子科技大規模商用 打造新興產業重要增長極
近年來,山東省和濟南市把量子科技作為面向未來的戰略布局對待,量子科技也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抓手之一。在山東省、濟南市及濟南高新區的大力支持下,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積極響應國家戰略,不斷加強量子科技發展的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積極承接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
2021年4月19日,山東省大數據產業基地項目量子實驗室大廈主體結構封頂。未來,量子試驗大廈將承接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承接科技創新2030“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重大專項,形成200人以上規模的高水平量子科研隊伍,將濟南打造成為量子信息領域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研究中心和研發基地。量子實驗室大廈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高新區乃至濟南市“大數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助推器,推動濟南量子科技發展和量子產業集聚,助力打造享譽國際的“濟南量子”品牌。
“十四五”期間,濟南高新區將集中力量布局量子科技產業。統籌量子科技基礎和應用技術研發,突破一批關鍵性技術,拓展量子技術應用的深度和廣度,積極布局量子通信、量子測量、量子計算等產業鏈。依托現有量子科技研究機構和重點企業,加快推進量子谷平臺建設,建設量子信息大科學中心和首個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打造量子信息技術標準孵化平臺和國際標準互聯互通平臺,推動建立量子信息技術領域國內和國際標準,提高全球量子技術話語權。拓展量子技術在精密測量、通信和信息安全等重要領域的應用,積極推進量子保密通信“齊魯干線”建設。加快引進超導量子器件等重大項目,支持量子科技企業做大做強。
依托齊魯軟件園、量子谷等載體,吸引高端研發和科創企業入駐,充分發揮創新創業的集群效應和網絡效應。到2025年,在遠距離量子網絡、信息安全、量子雷達等領域取得創新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量子企業,力爭實現量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百億元;到2035年,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領域實現大規模商用,實現量子信息產業千億級規模,打造新興產業重要增長極。
“時來易失,赴機在速。”機遇當前,高新區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氣神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走好量子科技產業先手棋,必定能戰勝挑戰、占領先機、贏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