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秘書長扎耶尼13日在一份聲明中譴責此前發生在阿聯酋領海水域的商業船只遭“蓄意破壞”事件。扎耶尼表示,謀劃和實施傷害地區航行安全、威脅平民船員生命之舉,是局勢的“危險發展和升級”。
這一事件無疑凸顯海灣局勢的危險性和復雜性。由于美國和伊朗緊張關系不斷升級,各方均密切關注海灣地區事態變化。
阿聯酋外交部12日在一份聲明中透露,4艘商業船只當天在阿聯酋富查伊拉酋長國以東海域遭“蓄意破壞”。聲明表示,事件中沒有人員傷亡,也沒有造成有害化學物質或燃料泄漏,但沒有說明破壞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實施方。
隨后,沙特阿拉伯能源、工業和礦產資源部大臣哈立德·法利赫13日表示,兩艘沙特油輪在阿聯酋水域遭“蓄意破壞”,導致船只“嚴重損壞”。法利赫介紹,這一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12日6時(北京時間12日10時),其中一艘涉事沙特油輪正準備前往沙特港口裝載計劃交付給美國客戶的原油。不過,沙特方面沒有透露遭“蓄意破壞”的油輪名稱,也沒有指認嫌疑方。
據了解,“蓄意破壞”事發地靠近富查伊拉港口,位于海灣地區戰略要沖霍爾木茲海峽以南140公里處。
有分析人士認為,商船遭“蓄意破壞”,再次凸顯海灣局勢的危險性和復雜性,進一步升級地區緊張局勢,使得海灣地區火藥味越來越濃。
最近一段時間,美軍在中東動作頻頻,派“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打擊群和B-52型轟炸機特遣隊前往海灣地區,隨后進一步部署一艘兩棲攻擊艦和一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作為支援。伊朗方面對此反應強烈。多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軍官12日表態,稱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存在曾是嚴重安全威脅,但現已變成“靶子”。
就目前情況看,美國還沒有完成發動全面戰爭的準備工作,目前的兵力部署只能達到威懾目的。伊朗既不愿意同美國直接開戰,也不會心甘情愿對美國低頭服軟。
可以說,美伊兩國正在接近爆發熱戰的“臨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