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跨境公路橋和鐵路橋2020年有望交付使用;俄羅斯大豆今年對華出口量將擴大至100萬噸;俄羅斯企業在中國電商平臺上的注冊量迅猛增長……在日前舉行的第五屆東方經濟論壇上,“俄中合作”成為高頻詞,俄羅斯各界高度評價兩國合作成果,并期待雙邊合作更上層樓。
“兩國貿易額將會迎來大幅增長”
據俄羅斯遠東和北極發展部部長科茲洛夫介紹,連接俄羅斯阿穆爾州和中國黑龍江省的“布拉戈維申斯克—黑河”公路橋建設項目有望在今年12月完工并于2020年春季交付使用。“目前,俄中雙方正在對在大橋附近建設經濟帶進行磋商。這一經濟帶內將包含綜合物流運輸設施和外匯兌換點等。”科茲洛夫說。
據悉,另外一座跨境鐵路橋,“下列寧斯科耶—同江”鐵路橋也有望明年春季交付使用。科茲洛夫認為,這兩座大橋及其配套設施投入使用后,將對俄中跨境經貿合作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記者曾于今年年初實地采訪兩座大橋建設情況。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建設者們仍在為大橋早日投入使用加班加點工作。“大橋是‘友誼之橋’。對于在俄中界河上建橋,兩國民眾盼望了太久。”科茲洛夫說。
記者從本屆東方經濟論壇上了解到,作為中俄能源合作重大成果,俄中東線天然氣管道俄境內段“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將在今年首度向中國供氣。依據設計,該管道對中國年供天然氣量約300億立方米。此外,該管道輸送的天然氣未來將由中方參與建設的俄羅斯阿穆爾天然氣加工廠處理。“俄中雙邊貿易額高速增長令人欣喜。相信隨著東線天然氣管道建成投產,兩國貿易額將會迎來大幅增長。”俄羅斯鋼鐵管道公司總裁巴姆皮揚斯基對記者說。
“俄中地方合作正不斷走深,將會形成互利雙贏的良好局面。”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俄方主席、俄羅斯總統企業家權益全權代表季托夫對記者說。
“中國是俄羅斯地方合作的最重要伙伴”
本屆經濟論壇的舉行正值中俄建交70周年和兩國關系開啟新時代之際,“兩國將不斷拓展新的領域、項目,以及技術層面的合作,全面挖掘兩國關系發展潛力和動能。”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洛馬諾夫說。
“中國是俄羅斯地方合作的最重要伙伴。”俄羅斯工商會主席卡特林對記者表示,如今,俄羅斯59個地區與中國省份簽訂了合作協議,中國商業投資分布于俄85個聯邦主體中的74個。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兩國雙邊貿易額達到517.7億美元,同比增長5.1%,繼續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與此同時,兩國在能源、航空航天、互聯互通等領域的戰略性大項目扎實推進,在農業、金融、科技、網絡電商等新興領域合作迅速發展。
據悉,俄方通過電子簽證機制、簡化行政手續、設立多個“超前發展區”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等措施,為遠東聯邦區內的投資者提供便利條件。據了解,目前已有數十家中資企業入駐“超前發展區”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中國已連續多年保持俄遠東地區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去年俄羅斯推出相關合作發展規劃,更為在遠東地區深化對華合作提供了新機遇。
“我們創建‘超前發展區’和自由港時向中國同行取經,中國經濟特區的經驗對我們非常有用。”俄羅斯遠東和北極發展部副部長克魯季科夫向記者表示,中國投資的大約50個項目已在遠東“超前發展區”實施,涉及住宅建設、物流、旅游和農業等領域。
“在遠東開發方面,我們希望與中方繼續密切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關系。”科茲洛夫表示,近4年來俄遠東地區共獲外國直接投資約330億美元,中方投資占比高達71%,投資領域主要包括運輸物流、農業、油氣化工、木材加工和礦石開采加工等。“俄方對與中方開展科技研發合作興趣濃厚。中國擁有大量創新性技術,科技產品生產規模龐大,俄中研發合作是俄遠東開發的優先方向之一。”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卡申認為,俄中兩國已經建立了一系列良好的經貿合作互動機制,地方合作將發揮兩國在經貿往來上的互補性和可持續性。“作為俄中雙邊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合作是俄中務實合作重要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