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英國醫療體系陷入低效困境

    發布日期:2019-11-05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近日,英國一項針對醫生的年度調查顯示,全科醫生的平均預約等待時間首次超過兩周,達到15天。在接受調查的901名全科醫生中,超過1/5的人表示病人預約后例行等待時間超過三周。有英國媒體報道稱,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遭遇了新的危機。
      根據NHS年度患者調查結果,有31.7%的患者表示全科醫生的電話難以接通。在2012年,這一數字只有19.2%。即便打通電話,病人被安排的就診時間也往往不令人滿意。調查還顯示,在全科醫生處進行預約的患者滿意度從2012年的79.3%降低至今年的67.4%。
      除了全科醫生診療難,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道,目前有多達440萬患者在排隊等候諸如關節置換等常規卻重要的手術,其中超過1000人等待時間已超過一年。
      不僅是常規預約,英國的急救服務也飽受低效率困擾。今年年初,一名86歲的老年癡呆癥患者瑪麗·達菲在療養院摔傷,救護車在將近兩天后才抵達療養院將她送醫。去年4月,英國一名93歲的老人格拉迪斯·威廉姆斯在家摔斷脊柱,在撥打急救電話12小時后才得到急診醫生的診治,老人最終不治身亡。
      NHS效率低下已非新鮮事。各項數據均顯示,由于“持續的人員和床位壓力”,今年以來醫療部門壓力巨大,患者的滿意程度急速下降。許多醫院的急診床位都已滿員,不得不增加臨時病床以應對不斷增加的病人。
      醫護人員不斷流失也持續困擾醫療體系。據英國《衛報》報道,英格蘭地區全科醫生人數從2018年3月的2.91萬人下降到了如今的2.86萬人。英國皇家護理學院院長帕特里夏·馬奎斯表示,英格蘭地區有1/10的護理崗位空缺。雖然英國政府宣布將采取措施,到2020年增加5000名全科醫生,但全科醫生的人數仍不斷下降。
      英國醫療資源緊張,部分緣于對高收入全科醫生的稅收規則。《每日郵報》報道稱,如果全科醫生的年收入超過11萬英鎊(1英鎊約合9.08元人民幣),他們需要繳納的各項稅收會大大增加。出于對這一“稅收打擊”的擔憂,一些全科醫生減少了看診數量。
      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劇了醫療資源的緊張。如今,英國人民的平均預期壽命已比NHS初步建立時延長了13歲,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受到糖尿病、心臟病和老年癡呆癥等長期慢性疾病的影響。這些疾病需要長期護理,對護理人員提出更多需求。據統計,護理一位65歲以上老人的醫療成本是NHS平均護理成本的2.5倍。
      盡管英國近年來不斷增加對醫療體系的投入以改善效率,但收效甚微。一方面,政府投入的增長速度不及成本上漲速度。去年,英國宣布到2023年為NHS增加205億英鎊的預算,年均預算增長約3.4%。但英國財政研究所的研究顯示,若要滿足當前醫療需求并改善服務,年均預算至少需要增長4%。另一方面,醫療欺詐導致了投入資金的損失。據統計,欺詐行為造成了英國每年高達12.5億英鎊的資金損失。其中,患者商品、服務采購欺詐是最常見的類別,均造成每年超過2億英鎊流失。2017年,英國成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反欺詐中心,以嚴厲打擊欺詐行為。該中心主席休·弗里斯表示,欺詐行為已造成巨額資金漏洞,導致一線醫療護理資金缺失。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