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見證中蒙友誼不斷深化

    發布日期:2019-11-21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作為紀念中蒙建交7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為期一個月的“中蒙友誼的見證——蒙古國國家博物館館藏中國文化藝術品展覽”活動日前在烏蘭巴托舉行。
      近百件展品既包括實物,也有中蒙兩國友好交流的圖文資料。展覽現場,一對紅色漆雕花瓶格外顯眼,其瓶體雕刻有4組中國古代人物故事圖,具有濃郁的中國文化特色。這是1949年中蒙建交之際,中國國家領導人贈予蒙古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喬巴山元帥的國禮,見證了中蒙建交之初兩國領導人間的友好往來。
      “偉大的中國人民,發揮出鋼鐵般的力量,顯示了英雄氣概,把民主政權建立起來。今天是她的第一周年,你們的舊朋友、好同志,我們革命的蒙古人民,遙向億萬中國同志親切地祝福……”展廳正面墻壁上,懸掛著這首用中蒙雙語書寫的詩歌——《獻給偉大的中國人民》,它由蒙古國著名詩人策·達木丁蘇倫于新中國成立1周年之際所作,用深情的筆觸表達了蒙古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真切情誼。
      “蒙中建交70年來,友好一直是雙邊關系的主旋律。我們不會忘記上世紀50年代中國人民曾給予蒙古國人民的真誠幫助。”年近七旬的蒙古國工程師阿迪亞在用蒙文繡著“蒙中友誼萬歲”的紅色錦旗前駐足,感慨萬千。他說,如今的蒙中關系已經發展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他對兩國關系的未來充滿信心。
      蒙通社記者巴特賽汗在參觀后播發報道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派出數萬名工人幫助蒙古國建設了大量工廠、橋梁、公路等基礎設施項目,成為蒙中友誼的象征。如今,中國政府提供無償援助和優惠貸款幫助蒙古國建成了第一座現代化殘疾兒童發展中心、第一條高速公路、第一座互通式立交橋等多個民生項目,惠及了蒙古國普通民眾,成為蒙中建交70年來兩國關系不斷深化的具體體現。
      蒙古國國家博物館館長蘇赫巴特爾表示,為紀念蒙中建交70周年,博物館精選近百件藏品向公眾展出。“相信此次展覽能夠讓蒙古國民眾更深入地感受蒙中人民深厚的友誼,促進兩國民心相通。衷心希望兩國人民能夠世代友好,祝愿蒙中關系的明天更美好。”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