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12月10日,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成立15周年慶祝活動上,十余名漢語班學員為觀眾帶來中文詩詞朗誦及歌曲演唱節目,學員中不乏頭發花白的長者,他們標準的發音和飽滿的感情贏得陣陣掌聲。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是中國在亞洲開設的第一家中國文化中心,也是在海外設立的第六家中國文化中心。中國駐韓國大使邱國洪在致辭中表示,15年來,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不僅成為對外展示中國的窗口、促進交流的平臺以及溝通兩國感情的橋梁,也為推動中韓兩國文化交流合作、增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夯實中韓友好的民意基礎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慶祝活動上,太極拳班、漢語班、古箏班和書法班的師生們分別表演了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節目。同時,為紀念澳門回歸20周年,“圣城游蹤——濠江百年掠影展”也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行,50多幅攝影作品展現了澳門回歸以來取得的發展成就。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兼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王彥軍表示,15年來,首爾中國文化中心開展了大量形式多樣的活動。2019年,中心開展活動140場,直接參與人數達10萬人次,放映影片128場。中心同時開設漢語、書法、中國傳統樂器、太極拳和中國料理等內容豐富的培訓課程,以滿足韓國民眾學習中國文化的需求。
今年16歲的宋藝涵4年前開始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學習古箏課程。她表示:“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讓我擁有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增強了自信心。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化,希望今后能繼續在這里學習下去。”
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樸良雨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文化大國,各項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今年在北京召開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中國強調了文化的開放性、融合性、合作性,在促進亞洲國家文化交流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希望韓中兩國未來不僅在傳統文化領域,在新型文化產業領域交流中也能取得更多合作成果。”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是中韓文化交流的平臺和橋梁。” 王彥軍表示,中韓兩國在文化領域交流前景廣闊,中心將不斷探索,通過更多方式傳播中國文化,增進中韓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