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和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巴黎論壇第三屆會議日前在巴黎舉行。來自中法兩國政府、商界、智庫、媒體等500余名代表出席會議,圍繞中法和中歐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雙邊和多邊合作展開交流討論。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在致辭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歐洲發展帶來投資機遇、市場機遇和合作機遇,應當將“一帶一路”倡議同歐洲投資計劃和歐亞互聯互通戰略有效對接,實現優勢互補。此外,中歐還可通過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開拓合作新空間。共建“一帶一路”是堅持多邊主義的重要表現,也是完善全球治理、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有益探索。
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孔泉在致辭中說,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法兩國應繼續發揮雙邊關系在中歐關系和國際關系中的引領作用,不斷拓展和深化在港口經營、互聯互通、第三方市場以及全球治理和文化交流等領域的合作,加強溝通協調,著眼互利共贏。
“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廣受歡迎的公共產品和合作平臺。截至今年11月底,中國已與137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199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歐洲18個國家、55個城市開通了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超過2萬列。與會嘉賓對“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成果予以積極評價,并為中法、中歐共建“一帶一路”建言獻策,期待在更廣泛領域深入開展合作。
法國—非洲基金會副主席、法國非洲2030俱樂部主席哈立德·伊戈表示,法中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第三方市場合作,特別是幫助非洲國家顯著提高了基礎設施水平。“‘一帶一路’建設為非洲國家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和發展機遇,有利于促進歐洲、非洲的沿線國家共同發展。”
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博尼法斯認為:“共建‘一帶一路’讓參與各方實現共贏。歐洲和中國應該繼續擴大共識,深化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互利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歐中合作,符合歐中雙方利益,雙方應加強相關政策溝通和標準對接,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歐中合作奠定良好基礎。”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院理事會主席、法國前國防部長阿蘭·里夏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