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清晨,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一處公路檢查站遭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截至目前已造成至少79人死亡、149人受傷,成為2017年10月以來索馬里發生的最嚴重的恐襲事件。
受恐怖主義影響嚴重的國家有一半來自非洲大陸
12月21日,在索馬里中部的穆杜格州,極端組織索馬里“青年黨”用汽車炸彈襲擊了一家酒店,造成至少5人死亡。索馬里“青年黨”與基地組織關聯密切。數據顯示,2007至2018年間,索馬里“青年黨”共制造了1900多起恐襲事件,造成5200多人死亡,近年來還在肯尼亞等鄰國頻繁制造恐怖襲擊。
西非和薩赫勒地區的安全形勢也不容樂觀。12月24日,布基納法索北部蘇姆省遭恐怖襲擊,造成至少35名平民以及7名軍人死亡,80名武裝分子被軍方打死。布基納法索今年的暴力沖突激增,2019年上半年的襲擊事件已超過2018年總和,平民死亡人數是去年的4倍,該國流離失所的人口從今年1月的8.7萬飆升至10月的48.6萬,面臨空前的人道主義危機。
12月25日,尼日爾西部地區遭武裝分子襲擊,造成14人死亡、1人失蹤。此前11日,尼日爾西部靠近馬里邊境的一個軍營遭遇襲擊,導致71名士兵死亡,成為該國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襲擊事件之一。近年來,與“伊斯蘭國”有關聯的極端組織、恐怖組織頻繁在尼日爾西部與馬里、布基納法索交界地區實施襲擊,導致大量人員傷亡。
根據澳大利亞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最新發布的“2019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在受恐怖主義影響的國家地圖中,被標記為“非常高”和“高”的18個國家中,有一半來自非洲大陸,其中尼日利亞、索馬里、剛果(金)位列前十。恐怖主義給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造成巨大經濟損失,2018年共造成約122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占全球同類經濟損失的37%。
政局動蕩、經濟落后、部族矛盾導致極端勢力乘虛而入
非洲正日益成為全球反恐的最前線。根據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的統計,在全球13個曾制造恐怖襲擊,并造成超過100人死亡的極端組織中,有6個主要活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分析認為,由于一些非洲國家政局動蕩,加上經濟落后、部族矛盾交織,導致極端勢力乘虛而入。
以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薩赫勒地區為例,經濟落后使得當地走私、人口買賣等犯罪活動猖獗,邊界管理薄弱。塞內加爾國際關系學者加耶·亞比認為,2011年利比亞內戰爆發后,極端分子開始向馬里和尼日爾滲透。由于這兩個國家的北部沙漠地區管控不力,極端勢力借機站穩腳跟,逐漸把觸手伸向了整個薩赫勒地區。
聯合國秘書長西非問題特別代表錢巴斯表示,活躍在西非的暴力極端組織利用該地區國家管理薄弱、百姓不滿情緒加劇,趁機發展勢力。加上西非地區槍支泛濫、自然環境嚴酷、氣候變化加劇、沙漠不斷擴張,“農耕與游牧社區之間的固有矛盾遭到極端組織利用,使社會分歧不斷加深”。
位于南非的“非洲建設性解決爭端中心”認為,非洲恐怖主義呈現兩大新的特征:一個是流離失所者很容易成為恐怖組織的招募對象。在索馬里,有超過260萬人由于自然災害和食物短缺流離失所。很多青年人受貧困、失業等因素影響成為極端分子。另一個特征是對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使用。恐怖組織將互聯網用作通信和協調工具,籌集運營資金,同時利用社交網絡招募年輕人。
發展、教育以及加強情報共享是贏得反恐戰的關鍵
面對嚴峻的恐怖主義威脅,非洲國家加強國際合作,在聯合打擊恐怖主義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布基納法索、乍得、馬里、毛里塔尼亞和尼日爾于2014年成立了薩赫勒五國集團,以促進該地區反恐合作。隨后,五國還于2017年正式啟動了一支5000人的聯合部隊。法國2014年8月啟動“新月形沙丘”行動,向薩赫勒地區派遣約4000名軍人,與薩赫勒內五國集團的軍隊共同打擊極端主義。德國總理默克爾今年5月訪非時宣布,向布基納法索和尼日爾提供總計7600萬歐元的援助。
在聯合國和非盟支持下,索馬里軍隊對“青年黨”的攻勢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索馬里政府從“青年黨”手中收復了南部的下謝貝利地區。尼日利亞聯合多個非洲國家組成的部隊開展一系列打擊極端組織“博科圣地”的行動,在2019年前8個月里,共擊斃615名恐怖分子。聯合部隊自今年11月初以來展開了新的軍事行動,在馬里和布基納法索交界地帶的軍事行動中,繳獲了一批武器、通信設備及車輛。
今年9月,西非經濟共同體領導人共同宣布,為應對該地區不斷惡化的安全局勢,該區域國家承諾在未來五年之內提供10億美元資金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國際社會的人道主義援助也在持續,今年以來,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已為布基納法索、馬里、尼日爾3國超過260萬人提供了食品和營養援助區。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今年的非洲地區高級別反恐會議上表示,恐怖主義正在非洲蔓延并破壞整個地區穩定,國際社會應加大對非洲國家在反恐領域的技術和經濟支持。根除恐怖主義需要具備政治意愿、充足資金和裝備精良的武裝力量,同時要防止青年思想極端化。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認為,光憑武力不能根除恐怖主義,發展、教育以及加強情報共享是贏得這場反恐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