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世衛組織建議放寬限制措施應重點考慮六大因素

    呼吁二十國集團加快支持非洲抗疫

    發布日期:2020-04-12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當地時間4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網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一些歐洲國家疫情防控出現積極跡象,非洲國家確診病例明顯上升,全球總體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需要持續加大投入。
      截至歐洲中部時間4月10日10時(北京時間10日16時),各國向世衛組織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521252例,較前一日增加85054例;死亡病例92798例,較前一日增加7277例。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過去一周,西班牙、意大利、德國、法國等歐洲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新增病例放緩,疫情防控出現積極跡象。但是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尤其是非洲地區,目前已有超過16個國家出現集群病例和社區傳播,一些非洲國家的疫情向農村地區蔓延,給本來就脆弱的公共衛生系統帶來更大壓力。
      譚德塞說,非洲目前確診病例雖然相對較少,但是增速加快。因此,世衛組織呼吁非洲各國采取緊急應對措施,加強現有公共衛生和初級衛生保健基礎設施,并呼吁二十國集團加快對非洲抗疫的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多國采取“封城”“居家隔離”等防控措施,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多個國家臨時限制措施即將到期,一些國家延長期限,一些國家正在考慮取消或放寬限制措施。世衛組織警告稱,如果缺乏妥善安排,過早解除“封城”等措施,可能會帶來疫情的強烈反彈。
      世衛組織正與各國合作制定逐步、安全放寬限制戰略,并建議在此之前重點考慮六大因素:控制疫情傳播,有足夠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在長期護理設施等特殊環境中暴發疫情的風險已降到最低程度,在工作場所、學校和人們必須去的地點已采取預防措施,輸入性病例風險可控,社區充分了解并參與執行措施。
      醫護人員的感染情況是抗擊疫情中面臨的一大挑戰。相關統計數字顯示,一些國家醫護人員感染率超過10%。世衛組織表示,很多醫護人員并非在工作場合感染新冠肺炎,而是通過社區、家庭傳播被感染。還有醫護人員因長時間加班加點并接觸大量患者,同時缺乏個人防護裝備而被感染。為了保證醫護人員及時獲得防疫物資,世衛組織和世界糧食計劃署協調成立了聯合國供應鏈特別工作隊,擴大個人防護裝備、實驗室診斷設備、呼吸機等的采購和分配。據悉,該系統將在比利時、中國、埃塞俄比亞、加納、馬來西亞、巴拿馬、南非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設立供應中心。
      世衛組織預計,在疫情高峰期,該供應鏈每個月要運送的醫用口罩、防護服和面罩、檢測試劑及大量呼吸機等設備,可滿足全球30%以上的需求。世界糧食計劃署將部署16架大中型貨機運送這些醫療物資,并使用多架小型客機運送人道主義工作人員、技術人員等。該項行動的儲運成本將達2.8億美元,采購成本更高。世衛組織呼吁各方應繼續通過捐款等方式提供支持。
      譚德塞在記者會上說,新冠肺炎大流行表明,即使是衛生系統比較完備的國家在應對疫情時也措手不及,各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應該謙遜地評估衛生系統的狀況,查找漏洞,彌補不足。各國和國際社會要繼續加大公共衛生投入力度,避免走入忽視、驚慌的怪圈。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