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巴托娃是生活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名年輕母親。休產假期間,她在托木斯克國立大學申請了“教師工作中的數字技術”專業培訓。
“我是一名外語老師, 9月休完產假將重返工作崗位。在暫離崗位的這段時間里,我發現相關知識和技術已經快速更新。”庫爾巴托娃說,通過再培訓獲取新知識后,她不僅對數字化教學充滿信心,還希望用自己所學幫助其他同事掌握數字工具。
像庫爾巴托娃一樣積極參與職業培訓的俄羅斯人不在少數,他們都是俄政府主導的“就業促進”項目的受益者。該項目由政府支持,依托85所高校教育資源為公民提供職業培訓。從今年秋季開始,將有5.6萬人在高校接受1—3個月的職業培訓。從2022年起,每年接受培訓的人數將超過11.5萬人,失業者等群體可以獲得免費培訓。
“社會對培訓課程的總體需求很高,這個項目對整個高等教育系統都很重要,是數字經濟國家項目和高等教育數字化進程的一部分。”俄羅斯副總理切爾內申科表示,相關部門已經提出,根據勞動力市場和實體經濟需求調整職業教育內容,并組織大學和企業增強互動。
數據顯示,與新興職業和數字化相關的專業非常受歡迎,其他申請數量較多的項目包括公共采購、電子交易平臺和市場管理、廣告和文創產品設計等。切爾內申科專門提到,教學模式應線上線下結合,理論部分以在線形式進行,實踐課程在各地大學開展。
除“就業促進”項目外,政府還面向特定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2020年有超過1200名女性通過政府支持的促進婦女就業項目完成職業技能培訓。“參與該計劃將為婦女提供就業和學習機會,提高職場競爭力,并在就業服務指導下重返工作崗位。”俄羅斯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托皮林表示。
此外,中等職業教育體系也在俄羅斯穩步發展。今年1月,俄羅斯公布了《中等職業教育指導清單》,提出將研究減免向職業教育機構捐贈設施的納稅人稅收、創建統一開放的職業教育電子資源庫、更新中等職業教育課程和教材教具等計劃。今年6月,俄羅斯總統普京提議,到2024年提供至少300億盧布的額外資金用于中等職業教育體系發展。
俄羅斯副總理戈利科娃不久前介紹,俄現有3611所職業技術學校和330萬職校學生。政府將調整中等職業教育結構,通過與企業、行業加強合作,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教育,目標是將畢業生的就業率從60%提高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