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摸實情 深調研 議關鍵 出實招 解難題

    槐蔭區政協:讓民營經濟的腰桿子硬起來

    發布日期:2017-09-25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民營企業‘小散亂’等問題沒有改變,特別是通過今年拆臨拆違及進行環境整治發現,很多‘小散亂’企業是民營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大、對資源的消耗大、發展缺乏可持續性。”“希望能夠進一步完善民營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鼓勵民營中小企業組團聯合擔保貸款,簡化擔保資金辦理手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在9月22日召開的槐蔭區政協“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專題協商座談會上,來自政府、企業以及金融界、法律界等各個領域的24名政協委員,針對當前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直抒胸臆、大膽建言,并與區政府有關部門就有關具體問題現場溝通協商,讓整個會議碰撞出了火花,開出了實效。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槐蔭區的民營經濟駛上了快車道,逐漸成為全區工業經濟的中流砥柱。截至2016年底,全區共有私營企業18960戶,個體工商戶29050戶,在5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民營企業占到47家,涉及裝備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建材等各個行業,并在去年交出了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實現產值65.7億元的成績單。然而,由于歷史原因,民營經濟在發展中始終存在著諸多難點、痛點需要循序漸進地予以克服解決。為此,槐蔭區政協充分發揮政協組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優勢,助力槐蔭經濟尤其是民營經濟發展。自2016年以來,區政協不斷打破傳統的、程序化的履職方式,以創新的思維豐富履職新舉措,奔著“事要解決”的目的開展調研視察、協商議政,“摸實情、深調研、議關鍵、出實招、解難題”成為該區政協工作的“硬杠杠”,“不務虛功”成為該區政協工作的新常態。
      對于槐蔭區的政協委員和民營企業家而言,當天座談會上熱烈的場景和氛圍并不陌生,這樣的活動在槐蔭多次上演。早在去年3月,在槐蔭區匡山街道齊魯茶城項目指揮部辦公室,一場由該街道政協委員聯絡室組織的“推進齊魯茶城對接國家西部省份、打造‘西部名優特產品牌’”項目推進協調會上,就囊括了項目所涉及的省市有關職能部門及區直有關部門和政協委員等多個層面的人員到場,大家一句句直面問題、實在管用的意見建議,讓會議開出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區政協的調研視察活動都要像這次活動一樣,意見建議一定要‘解渴’,堅決反對走過場、虛空偏。”這是區政協給每次活動提出的具體要求。
      此外,槐蔭區還將在轄區每個街道開展的“政協委員在您身邊”活動與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結合起來。今年7月,中大槐樹街道在R2線指揮部會議室就組織了一場生動的交流會,廣友集團總經理于志敏向委員們匯報了集團的規劃建設、招商情況以及發展愿景,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街道R2線征收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轄區重點項目的開展情況,委員們聽取了中大地區的建設發展情況后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民營經濟的壯大除了要解決轄區企業的實際困難與問題,還需要走出去學習外地的先進經驗。去年6月,區政協派出學習考察團,以“槐蔭區民營經濟產業發展方向探析”為題,赴杭州市余杭區、寧波市江東區和無錫市惠山區,取經三地民營經濟發展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多日的奔波雖讓委員們頗為疲憊,但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的心愿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里就撰寫出了一份有數據、有對比、有分析、內容詳實的考察報告。這份《槐蔭區政協赴杭州寧波無錫調研經濟科技發展情況考察報告》很快就送到了區政府。“在與先進城區的比對中找到了我區發展中在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發展勢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對于以問題為導向加快槐蔭經濟發展有重要的參考作用。”槐蔭區委書記國承彥,區委副書記、區長朱玉明迅速作出批示,要求區發改委、經信局、商務局、招商促進局、工業園區等認真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落實方案。有關部門當即行動、采納了有關意見建議,讓政協的助力發展之夢落到了實處。
      來自政府的幫助與扶持固然重要,民營企業彼此之間的互助同樣不可或缺。但缺少一個發展的大平臺的現狀讓眾多民營企業的訴求始終無法落地。區政協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經過多方調研,于今年7月依托委員企業、源動力集團新支點餐飲培訓學校成立了槐蔭區政協“創新之家”,為企業家們搭建起了一個開拓視野、提升境界、發揮優勢、共建共享、抱團發展的平臺,實現更大范圍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才流在槐蔭區聚集。區委書記國承彥出席揭牌儀式并提出政協創新之家在未來不僅要建設成為創新創業的雙創平臺,更要建設成為招商發展的平臺,使之成為廣大企業家們真正的家。在這里,我們看到:創新之家”負責人、源動力餐飲集團董事長張羽與建設銀行槐蔭支行行長李華東委員共同組織了主題沙龍活動,并主動對接其他企業,積極尋找銀企合作的結合點和切入點;企業之間積極開展互訪參觀,共同就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獻計獻策展開頭腦風暴;為提高各會員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近期將組織會員企業赴深圳深入華為和騰訊就創業創新思維和企業經營管理進行全面的學習與考察……
      隨著一場場協商座談會的召開,隨著一趟趟的外出學習取經,隨著槐蔭區政協創新之家里的一次次溝通交流,槐蔭區政協在全區民營經濟發展的歷程中打下了自己的烙印。
    編輯:吳曉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