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辦營業執照之前跟朋友取過經,說是要核名、遞交材料、蓋章、領取,前前后后得跑好幾趟,但今天工作人員告訴我只要跑一趟就能在家等著營業執照發放,真是太省心了!”11月21日,前來槐蔭區政務服務大廳辦理營業執照的鄭女士為高效辦理的便利點贊。
今年,槐蔭區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將行政審批“最多跑一次”納入全區一把手工程,公布“零跑腿”事項109項,“最多跑一次”事項89項,破除服務基層群眾“最后一公里”障礙。在眾多的審批部門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審批量占到了全區的62%,可以說這里的“放管服”改革是全區的縮影。而一張營業執照的辦理需要進行咨詢、核名、申報、審核、發放等環節,是最具代表性的行政審批事項。一斑窺全豹,讓我們從一張營業執照辦理的變化了解槐蔭的“放管服”改革。
11月13日,在剛剛投入使用的槐蔭區政務服務中心內,區市場監管局服務窗口正式開放辦理業務。在保留窗口原本審批業務的同時,轄區十個街道市場監管所的審批業務也集中于此,200多名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在窗口前排起了長隊。當天,大家全部順利辦完了相關審批。這樣的高效,得益于槐蔭區市場監管局的一場“放管服”大改革,傳統的“面對面”服務轉變為“鍵對鍵”服務,“全程網辦”的規范化服務實現了“網上多跑路,網下跑一次”。
想要辦理營業執照,首先需要了解具體流程,咨詢是繞不過去的坎。雖然相關內容在官網上清晰可查,但不少市民卻更信任由工作人員親自告知的方式。為此,區市場監管局在窗口前臺設立“實時咨詢辦公室”,將咨詢電話增加到4部,3部用于業務咨詢,1部用于網絡平臺使用技術服務咨詢,目前日受理咨詢量提高到300人次左右,做到電話一打就通,提高審批材料的準確性、完整性。
核準擬設立企業使用的名稱,是注冊登記的重要環節。由于名稱資源越來越稀缺,盡管不少市民在辦理營業執照的過程中準備了多個名稱,但經常全部無法使用,僅僅是核名這一項流程就要跑好多次。網上核名辦公室的設立將這項業務從線下搬到線上,4個服務臺席集中核對日均210多個提交的企業名稱信息,日受理,日辦結,市民再也不用因為核名重復跑腿。
名稱通過后,需要進入提交相關法定登記文書階段,在這個環節,辦理人經常會因為文書填寫不規范造成重復跑腿。為此,區市場監管局實施企業提交登記文書“網上申報、網上受理、網上審核”,設立了“網上申報受理核準辦公室”,6個網上審核服務臺席集中受理審核日均120多個企業提交的1500多份登記文書,同樣做到了日受理,日辦結。
隨著審核的通過,注冊登記的辦理已接近尾聲,但辦理人卻仍未露面,全部程序均通過電話、網絡完成。此時,辦理人只需到現場提交書式材料確認就可等待營業執照的下發。而營業執照的發放可選擇郵寄的方式,EMS快遞人員每天下班前都會前往政務服務中心取件,當天上午簽字確認,第二天就可以收到營業執照,真正實現了“最多跑一次”。
然而,注冊登記辦理實現“最多跑一次”并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經過1年的探索和試運行,區市場監管局與區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合作,利用銀行U盾,實現對登記行為人進行電子簽名身份認證,取代了辦理人現場提交書式材料環節,注冊登記實現了“零跑腿”。9月20日,濟南智澤方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取得了槐蔭區第一張電子營業執照,標志著全程電子化改革工作步入全面推廣使用階段。
推行營業執照辦理“最多跑一次”,只是區市場監管局“放管服”改革的冰山一角。通過全面推行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企業年檢改年報、“先證后照”改“先照后證”、簡易登記“一人審核”、簡化經營場所登記手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等一系列便利化改革,營造寬松平等的市場準入環境;自2015年起,在10個區(縣、市)中率先全面取消組織機構代碼證收費,年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35萬,槐蔭區市場監管局注冊登記窗口成為全市同類窗口中第一個實現“零收費”的行政審批窗口。目前,全區市場主體累計58242戶,今年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9936戶,分別同比增長18.59%和18.03%,在總量、增量上實現了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