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被征地農民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順利推進

    槐蔭農民失地不失保障

    發布日期:2018-01-03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2017年12月29日一大早,吳家堡街道棉張村村民老鄭便來到街道人社中心,了解被征地農民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相關事宜。隨著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項目的推進,棉張村被納入征收范圍。拆遷本是一件好事,可不管是要錢還是要房子,都意味著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鄭失去了耕種的土地。坐吃山空并非長久之計,拆遷消息傳來,高興的同時,他的心里也有著一絲擔憂。可是很快,被征地農民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政策打消了老鄭的擔憂。
      從十年前的西客站片區到眼下的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隨著一個個征收拆遷項目的啟動,西部新城強勢崛起的同時,也出現了越來越多像老鄭這樣的失地農民。為破解失地農民養老難題,槐蔭區以吳家堡街道辦事處為典型,示范帶動全區,積極推進被征地農民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試點先行20個村第一時間“嘗鮮”
      2015年7月初,《濟南市被征地農民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施細則》出臺,槐蔭區緊緊把握試點機遇,將兩個街道共20個被征地村作為全市首批試點,打開了被征地農民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新局面。
      試點村的選擇并不隨意。近年來,吳家堡街道因非遺園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被征地農民越來越多,就業、社會保障問題日益凸顯。在確定試點之前,槐蔭區人社局每年都會根據轄區被征地情況對失地農民的征地、就業、社保等情況進行一次摸底調查,早早就開始著手準備工作。
      政策落實了,方向明確了,方案制定和人員界定是一些村存在的難題。被征地村負責組織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商議確定參保人員名單,嚴格把好方案制定、公示、落實三個環節,細節做實做好不出紕漏。針對個別村居問題較為復雜,辦事處第一時間進行整理匯總,研究解決。
      吃透政策“零距離”為群眾答疑釋惑
      為保證吳家堡街道試點工作順利開展,試點初期,槐蔭區人社局農保處與吳家堡街道辦事處、街道人社中心、辦事處各管區、各村居集體動員,下基層、摸情況,對被征地村的人數、社保補貼等進行了全面調查,并分析在工作開展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矛盾,做到心中有數。
      想要順利推進被征地農民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就要先讓老百姓弄清楚政策。可是,作為一項新政策,別說老百姓,很多基層業務人員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吃透。為此,槐蔭區邀請市人社局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和市社保局業務專家進行了專題培訓,使基層經辦人員及村居負責人及時熟悉政策、吃透文件精神。
      針對被征地農民最關心的怎樣分配社保資金、什么時候領取待遇、能領多少錢、參保人員死亡后養老金如何處理等熱點現實問題,槐蔭區統一印制了《參保明白紙》進行宣傳。同時,區人社局農保處多次在吳家堡街道和各村居現場辦公,直面村“兩委”干部和群眾代表,“零距離”解答居民養老政策問題。
      由點及面被征地農民參保工作全面啟動
      截至目前,吳家堡街道試點的19個村中,大高、唐莊等14個村的被征地社保資金已分配到個人賬戶,到齡退休人員已享受到應有的待遇。下一步,這些村的成功經驗將被推廣運用到剩余未完成的被征地村。
      2017年9月,槐蔭區成立被征地農民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實施方案,這項工作從試點轉到全區范圍內全面啟動。領導小組統籌全區被征地農民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槐蔭區人社局農保處,負責協調、推進和督促參保工作,落實領導小組議定事項,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等。槐蔭區人社局也將這項工作納入重點工作,在組織、經費、宣傳等方面給予全面支持。前期槐蔭區人社局進行了多次調研,掌握本區被征地總體規模、被征地農民群體分布、養老保障等基本情況,為全區被征地農民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奠定基礎。
      2017年,槐蔭區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月發放標準由之前的每人每月10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10元,實現了自2011年以來待遇發放“七連漲”。如果說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給被征地農民帶來了一份長久的生活保障,那么槐蔭區人社局針對失地農民組織的一次次技能培訓和一場場招聘會則解了失地農民的“近渴”,越來越多的農民在失去土地后掌握了一技之長,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
     
    編輯:吳曉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