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一窗聯辦、集成服務,即日起

    在槐蔭,辦不動產證只用跑一趟

    發布日期:2018-02-08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有過購房經驗的市民都知道,辦理不動產證要先到房管部門開具房產證明,再到地稅部門繳納契稅,最后到國土部門辦證。跑三個辦事大廳是必須的。2月7日起,在槐蔭區購買一手房的市民省事兒了:只需到區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大廳跑一趟,就能拿證了。
      一窗聯辦攻克痛點
      1月11日,本報曾刊發《夜幕下的辦稅大廳》一文,報道槐蔭區地稅局的“延時服務”舉措。文章中,那燈火通明的辦稅大廳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當日,辦稅人員延遲兩小時下班,全天受理723個業務。
      市地稅局槐蔭分局局長韓毅介紹,辦稅大廳經常遇到幾個甚至十幾個樓盤集中繳納契稅的局面。高峰時段,槐蔭地稅辦稅大廳日均業務量達到700多筆,其中契稅業務就有500多筆。雖然“延時服務”讓取號的市民都辦完了業務,但大排長隊仍會影響市民的辦稅體驗,稅務部門想提供優質服務也缺少空間。“從那時起,我們就在探索簡化辦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攻克老百姓、企業和辦事部門的共同痛點。”
      市民登三個門、準備三套材料才能辦理不動產證的痛點能不能解決?如何解決?
      在市國土資源局、市地方稅務局以及槐蔭區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市國土局槐蔭分局、市地稅局槐蔭分局決定先行先試,優化辦證流程,全力以赴,把“放管服”改革落到實處。
      經過為期一個月的協調溝通和反復論證,兩部門聯合推出“一廳聯辦、一號聯辦、一窗聯辦、一線聯辦”的辦證服務新模式。
      打破雙重壁壘實現三方共贏
      李克強總理強調,“放管服”等改革不僅要出政策,更關鍵的是落實到位,讓老百姓真正有獲得感。
      市國土局槐蔭分局調研員侯毅告訴記者,辦理不動產證業務事關千家萬戶,人們盼著少跑腿兒、快辦事,而想要實現一窗聯辦,必須打破雙重壁壘,實現服務模式的全新升級改造。第一關:要打破信息壁壘,實現辦證資料三方(房管、地稅、國土)互認;第二關:打破政務樊籬,跨越部門限制,將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集中到同一地點受理業務。
      為此,槐蔭國土、地稅兩部門充分協調,在開發程序接口、系統互聯、數據共享等方面反復測試,最終雙方職責明確,實現業務“通關”。在業務受理窗口,市民排一次隊、提交一次資料后,由國土部門進行不動產信息采集,同時,通過一個“業務編號”從后臺將信息傳送給稅務部門。稅務部門一鍵提取涉稅信息及電子檔案后,就能根據《房屋登記查詢信息證明》確定增量房契稅的稅率。通過一個小小的“業務編號”,免去辦證市民反復排隊、重復提交資料之苦。
      經過15天的試運行,槐蔭區增量房“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的模式運行穩定,可以全面推開。
      “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優勢明顯。分散于三部門的業務集中到槐蔭區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大廳辦理,讓市民少跑不少腿兒;資料互認后,辦證資料從過去的三套簡化為一套,節約市民時間、減少資源浪費;辦稅方式從過去無計劃取號排隊變為預約辦理,市民隨到隨辦,不用排隊,方便快捷。
      7日,槐蔭區地稅、國土兩部門聯合召集全區50多家房地產企業的財務及營銷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發放明白紙,為推動業務順利開展做準備。
      “這幾年,我們公司每年在槐蔭區都有兩三千套房子要辦房產證。”綠地地產濟南有限公司客服部經理焦秀春告訴記者,增量房辦房產證的特點是數量大、客戶散、時間集中,“‘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的流程就簡單多了,我們企業方和業主都會受益。”更多內容見A3版
    編輯: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