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下午,作為第三屆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會議分論壇的“濟南國際友城產能合作推介會”在濟南喜來登酒店成功舉辦。借力“一帶一路”倡議,主辦方之一的槐蔭區政府與參會的各國代表團共敘友情、共謀發展,就各自的產能優勢和需求進行了相互推介,共同探討槐蔭和國際友城投資合作的新機遇。隨著一系列項目的簽約,在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過程中,“康養名城 活力槐蔭”的魅力得到充分展現。
今年,為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濟南市加快打造具有泉城特色的國際醫療康養名城,而坐落在槐蔭的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無疑是重要支撐。槐蔭不僅早早將醫養健康列入全區重點發展的五大產業,更是將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作為全區產業發展的新引爆點寫入了今年全區“1+541”工作主線,力爭在打造國際醫療康養名城建設中貢獻槐蔭力量。
打造國際醫療康養名城離不開項目的支撐,在拆遷工作高速推進的基礎上,隨著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等四大重點項目在7月破土動工,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進入正式建設階段,濟南打造國際醫療康養名城在槐蔭開始破題起步。而在昨天的推介會現場,槐蔭醫養健康產業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多國代表團就下一步在相關產業的合作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在簽約儀式上,槐蔭區民政局與德國蕾娜范集團正式簽約,目前該項目已在槐蔭區人民醫院合作落地。“蕾娜范集團是根據槐蔭區五大主導產業發展引入的歐洲高端養老服務品牌,該集團在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等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同時在養老人員培訓上也有獨到之處,將為槐蔭醫養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資源。”槐蔭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將在槐蔭建立高端養老服務中心,引入歐洲高端養老產業,開展養老護理培訓、養老項目落地等合作,助力槐蔭醫養健康產業發展。
“產業創新只有融入到國際合作的潮流中,植根于世界大市場和全球產業鏈,才能釋放出促進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希望我們的產能合作不僅能夠在優化存量產業資源方面,通過對接合作產生新的紅利,更能夠緊緊抓住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中蘊含的機遇,發展新經濟,培育新的增長點,打造新的合作空間。”槐蔭區委書記國承彥表示。近年來,借助“一帶一路”倡議,槐蔭經濟的開放度不斷提升,骨干企業的拳頭產品不斷拓展國際市場,去年全區完成出口213896萬元,完成區計劃的277.87%。在推介會上,槐蔭區政府又與多個國家代表團簽署了建立友好城區、設立合作辦公室的框架協議,為加強與國際友城的聯系開啟新的篇章,也為強化產業互補,拓展經貿合作提供了更加多元、廣闊的平臺。在“走出去”與“引進來”的同時進一步激活了槐蔭產業的發展活力與動能引擎。
隨著一系列重點產業項目的簽約,槐蔭實現了產業請進來與產能走出去,進一步加快了五大產業的升級與新舊動能轉換:隨著拉合爾海外汽配城項目的簽約,巴基斯坦拉合爾將建立海外汽配城,與山東汽配城以產品出口和產能共建模式開展合作,預計每年出口產品額將達到2000萬美元,而海外汽配城的年產值預計將達5億美元;金牛現代化磚廠項目將整體輸出濟南金牛磚瓦機械有限公司磚瓦技術,在巴基斯坦建立現代磚瓦廠,投產后,年銷售額預計達1億元人民幣;濟南飛越重洋國際教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巴基斯坦中國工商聯合會簽約,將為巴基斯坦學校、教育機構整體輸出中文教育課程、中文老師、中文培訓,在為巴基斯坦學生留學中國高校提供整體服務的同時,也為巴基斯坦與中國教育文化交流提供服務。
下一步,圍繞“康養名城,活力槐蔭”,槐蔭區將進一步做大做強醫養健康產業,在產業引進來、產能走出去的過程中激活五大產業的發展活力,同時將借助不斷擴大的國際朋友圈,加強與各友城在交通、能源、農業生產及教育、醫療、貿易等領域的優勢互補和互利合作,共同推動承載著和平與發展的希望之舟破浪前行。
(本報記者 張龍 通訊員 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