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搶抓兩大歷史機遇 加快推進產城融合

    濟陽奮力開啟北部新區建設新局面

    發布日期:2019-01-20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作為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重要功能區和北跨發展的主陣地,濟陽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必須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得先機、贏得主動。”1月19日上午,濟陽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區長孫戰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向全區發出新一輪動員令。
      站上全新歷史起點、面臨多重機遇疊加,如今的濟陽,正匯聚起昂揚向上的磅礴力量,不斷搶抓先行區建設和撤縣設區兩大歷史機遇,加快推進產城融合,聚力抓好新舊動能轉換、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等七項重點工作,奮力開啟北部新區建設新局面。
      撤縣設區步入歷史新紀元2018年對于濟陽而言,是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的一年,也是全力以赴、砥礪奮進的一年,更是在其自身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正如區長孫戰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的那樣,一年來,最令人欣慰的是,濟陽在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上實現了新突破——這一年,預計全區生產總值完成332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5.06億元,全區經濟發展質量顯著提升。工業經濟企穩向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分別實現42.9億元、139.6億元、20.8億元和13.8億元。現代農業穩步提升,成功承辦全省首屆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大型直播活動,發布推出“好味知濟”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三產服務業優化升級,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億元;打造了12條精品鄉村游線路,“旅游向北”成為新風尚。新興業態起步良好,聚焦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等十大產業,積極招引“四新”項目落戶,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儲備了新動能。
      一年來,最令人振奮的是,濟陽在區劃調整、改革開放上實現了新突破——這一年,堅持以調整促融合、以改革破障礙的濟陽,在建制上實現了撤縣設區。2018年6月19日、8月13日、9月30日,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相繼批復同意撤銷濟陽縣,設立濟南市濟陽區,10月1日正式掛牌,57萬濟陽人民多年來翹首以盼的夢想變為現實,889年的千年古縣步入了以區為治的新紀元。重點改革持續推進,不斷深化濟北開發區改革,第二批45項區級行政權力事項下放到位。開放水平不斷得以提升,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19.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8900萬美元。
      一年來,最令人自豪的是,濟陽在雙招雙引、項目建設上實現了新突破——這一年,堅持抓招商、引人才、建項目、強載體、優環境的濟陽,在雙招雙引方面,全年新簽約項目63個,合同投資額1085.6億元,其中過百億元項目5個;引進重點高校優秀人才33名。在項目建設方面,通過開展“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13個市級重點項目、116個區級重點項目建設順利。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聚焦“一次辦成”,在全市率先實現項目“拿地當日即開工”。構建“321”產業體系開創建設新局面2019年是濟陽區建設元年。站在新起點,濟陽以乘勢而上謀跨越,來搶抓新的機遇;踏上新征程,濟陽力求擔當作為干事業,以回應新的期待。
      當天,區長孫戰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莊嚴承諾:今年,濟陽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搶抓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和撤縣設區兩大歷史機遇,加快推進產城融合,按照市委、市政府“1+474”工作體系,緊緊圍繞全區“1127”工作要求,聚力抓好動能轉換、雙招雙引、項目建設、城市提升、改革開放、鄉村振興、社會治理七項重點工作,奮力開啟北部新區建設新局面,以優異成績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
      聚力推進動能轉換。堅持把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的著力點,濟陽將加快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321”現代產業體系。
      做大做強傳統產業。抓好規模擴張和提質增效,促進傳統優勢產業“老樹發新芽”;實施龍頭企業帶動,壯大特色產業集群;鼓勵關聯企業縱向配套、橫向聯合,促進全產業鏈整體躍升。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統籌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政策鏈,聚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建設專業孵化器和大中小企業協同“雙創”平臺。
      提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促進傳統服務業優化提升,加速新興服務業培育;持續優化特色商圈布局,加快推進城市綜合體和中汽商貿城建設。
      聚力推進雙招雙引。堅持把雙招雙引作為“一號工程”,濟陽將構建全員招商與重點招商結合、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并重的新格局。
      堅持精準理念。突出重點產業,定向精準招商,著力引進一批“大、強、優”產業項目和“高、精、尖”行業人才;突出重點區域,強化對臺招商,叫響“南有昆山、北有濟陽”對臺招商新品牌。
      發揚執著精神。緊緊扭住創新驅動這一根本,持之以恒在要素統籌、環境優化上下功夫,塑造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競爭優勢。
      強化項目要素保障。加快推進濟北生命科技園、垛石商貿流通園等專業園區建設,持續拓展濟北開發區發展空間;完善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全力破解土地制約瓶頸,建成標準廠房50萬平方米以上,有效保障項目需求。
      規劃領航打造鄉村振興“濟陽樣板”
      聚力推進城市提升。以“兩化”融合戰略為引領,濟陽將按照與中心城區高度融合的要求,全面提升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水平。
      建設現代城市。高標準對接全市規劃和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規劃,加快“三區共建”,濟陽將大力推進東城區有機更新,讓老城煥發新活力;繼續完善濱河片區城市設計,打造城市新中心;加快澄波湖綜合開發項目建設,打造“環湖經濟帶”。
      強化精細管理。按照“平、亮、綠、美、凈、齊”六字標準,持續推進城市提升“十大行動”,扎實開展“雙百”攻堅行動,確保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和全國文明城市測評。
      推進生態文明。全力打好“三大保衛戰”“五大攻堅戰”,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工地、道路揚塵治理力度。
      聚力推進改革開放。以改革增動力、以開放促發展,濟陽將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贏得發展新優勢。
      聚力推進鄉村振興。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都市農業發展規劃為引領,濟陽將扎實推進三年行動計劃,努力打造鄉村振興“濟陽樣板”。
      提速發展現代農業。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新六產”融合發展,實施“一村一業”產業振興發展計劃;提升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水平,爭創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加快建設美麗鄉村。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強力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強化全域鄉村建設規劃落實,注重完善道路、綠化等配套設施,探索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管理機制。
      聚力推進社會治理。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堅持民生優先的濟陽,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濟陽將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就業服務體系,促進充分就業。提升公辦民營敬老院管理服務水平,做好醫養結合文章,創建省級醫養結合示范先進區。
      讓群眾有更濃的幸福感。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爭創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推進醫共體建設,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更好滿足群眾看病就醫需求;啟動濟陽廣播電視制作中心建設,開放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編輯:姚立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