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一場在北京隆重舉辦的“新舊動能轉換·濟南濟陽‘雙招雙引’推介會”,讓濟陽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在這場共有251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科研院所代表到場的推介會上,共簽約10個項目,總投資額達292.1億元,涵蓋了智能制造產業、生物科技、現代農業、科技轉化平臺、產業基金及市政基礎設施等領域,實現多業態集聚,填補了產業空白,將進一步加快實現濟陽新舊動能轉換。
這場新舊動能轉換招商推介的盛會,對于矗立在黃河之濱的濟陽而言,并不僅僅是一次蓄勢發展新征程的開啟,更仿佛是一場盛大的“赴京趕考”。面對新時代列出的考題,濟陽正在緊跟著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脈搏,以廣聚天下英才的氣魄,全力書寫著“黃河時代”奮斗者的精彩答卷。
“出卷人”賦予新命題加速動能轉換成為高質量發展關鍵路徑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征程呼喚新作為。面對新時代帶來的發展新要求、新課題,想要創造出新的輝煌業績,唯有把握發展新方位、拿出擔當與勇氣。
“此次進京趕考,時代是我們的出卷人。”濟陽區委書記呂燦華形象地介紹起了“趕考”背景。如果分析一下此次“趕考”的“考題”——“新舊動能轉換”,從宏觀角度來看,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培育壯大新動能的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要在改革創新、開放合作中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李克強總理要求,山東要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打頭陣。“加速動能轉換,已經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全新命題。”呂燦華稱。
從中觀角度來看,近年來濟南的發展已經進入國家戰略發展規劃層面,去年1月,國務院把濟南定位為“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要求濟南先行先試、先行先改。今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濟南市、萊蕪市區劃調整,新版圖猶如一個“人”字立足中心、輻射千里,濟南地區影響力和吸引力迅速增強,省會“龍頭作用”更加凸顯。山東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讓濟南這個山東龍頭揚起來”的部署安排。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里重大部署,濟南市委、市政府高點定位、超前謀劃,已著手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工作,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從而填補京津冀與長三角之間尚無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空白,構筑形成新的戰略支點,更好地銜接南北兩大國家戰略。
再從微觀角度來看,濟陽是濟南市區的北大門,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路網發達、交通便利,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東承環渤海經濟圈、西通中原經濟區,是多個國家級戰略的交匯點。“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投資濟陽就是投資國家戰略。”呂燦華語帶自豪地表示。
“答卷人”書寫精彩答案始終以企業所需作為“最高行動準則”
70年前,中國共產黨從西柏坡出發“進京趕考”,開啟了建設新中國的宏偉大業。70年后的今天,踏著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脈搏,懷著合作共贏的美好愿望,濟陽帶著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從黃河之濱來到永定河畔,真誠期待與眾多客商分享發展機遇、攜手共創未來。
“從一開始,我們就是以一名‘趕考者’的姿態,認真籌備這次有特殊意義的‘進京趕考’。”區委副書記、區長孫戰宇這樣闡釋濟陽為之付出的努力。從當前的時間節點向前追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奮力前行的路上,濟陽始終保持著“趕考者”的奮斗狀態——
從最初的農業大縣到工業強縣再到省會新區,濟陽一次又一次地實現華麗轉身;不僅捧回了全國食品工業城、中國液壓升降平臺之鄉的桂冠,濟陽的臺灣工業園還成為中國最具臺資企業投資價值園區,濟北開發區也成了中國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
濟陽沒有止步于之前的成績,從近期看,在濟南由“大明湖時代”向“黃河時代”加速邁進的歷史進程中,濟陽一直在搶抓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攜河北跨、撤縣設區重大發展機遇。面對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1030平方公里規劃范圍中濟陽獨占530平方公里、“三橋一隧”加快建設、一批跨河通道正在規劃建設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濟陽區委區政府適時舉起了“堅持實干、反對虛功”的鮮明旗幟,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與中心城區高度融合的濟南北部新區;秉承著為企業提供最一流服務和最優良營商環境目標,人人都是“經濟發展服務生”在濟陽全區上下已蔚然成風。
在當天的推介會上,呂燦華就以一名“答卷人”的身份,當場向廣大客商開展了最為誠摯的“推銷”——
“當前,濟陽正處于加快發展的機遇期、黃金期,在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等各個領域都蘊含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以產業發展為例,食品飲料、智能制造、現代物流等傳統優勢產業正全面轉型升級,只要用新技術加快改造提升,就能變為朝陽產業,釋放出強大動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技是我們重點培植的兩大新興產業,布局前瞻、動能強勁,只要是新興產業符合規劃,無論規模大小,都可以在濟陽找到施展才華的舞臺……”
“不管從事哪一個行業、哪一種產業,不管規模大小、人員多少,只要企業有所需,我們都將堅決按照‘您的吩咐和需求’作為行動準則,接軌國際、拉高標桿,拿出最優質資源為大家提供最完善的保障、最周到的服務、最優厚的政策……”
……
為何“趕考”的第一站要選擇北京?區政府黨組副書記、濟北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王長軍這樣解釋:“今年我們計劃在北上深廣開展系列推介活動。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和科技中心,是高端企業、高端人才最為集中的地方,今天參會的各位企業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閱卷人”給出高度評價“遇到問題濟陽總能第一時間解決好”
面對時代給出的一張大考卷,濟陽在作答的過程中全力以赴、不遺余力。在“閱卷人”的眼中,這份答卷又當如何評判?在4日舉行的推介會上,記者試著去找尋找其中的答案。
“近年來,濟陽推出了一系列招商引資的舉措,并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區委、區政府為推進經濟快速發展的決心、信心和能力。因此,我們感到濟陽區是真正的投資樂土、財富之源,在這里投資我們放心、安心,也越來越有信心。”在濟陽中鐵十五局集團副總經理兼華北區域總部總經理董向陽眼中,當前中鐵十五局集團選擇持續加大與濟陽的投資合作,不僅是看中了濟陽區占有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規劃建設面積的半壁江山,更重要的是看好這里明顯的區位優勢、巨大的潛在市場空間和良好的投資環境。
據了解,中鐵十五局集團于2006年進入濟陽投資,成功建設運營了中鐵十五局、濟陽區政府的第一個BOT項目——濟陽黃河公路大橋,成為中國鐵建系統內的亮點。
山東哈亞東方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德海則分享起了自己的經歷——幾年前因產業轉移,開始為自己位于北京的公司在全國各地尋找合適的承載地。由于感到濟陽交通便捷、政策優惠、服務周到,哈亞東方食品有限公司最終于2017年12月24日順利投產。“從選址、洽談、收購落戶,到改造、試生產、正常運營,我都深切體會到濟陽是一片適合投資興業的沃土。”讓他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投產前夕因環保原因,我們的工業蒸汽暫時中斷,極有可能影響到第二天企業SC認證。當時濟北開發區等部門緊急協調研究應急方案,為我們連夜焊接了臨時供汽管道。代辦專員不眠不休在現場盯了24個小時,終于在評審當天早7點通上了蒸汽,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他也因之感慨:“這讓我感到無論遇到什么問題,只要和濟陽的服務人員講,他們總會在第一時間想辦法解決好。這里優質的營商環境和‘服務生’式服務,為我節省了大量時間與精力,讓我感到十分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