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6月,全區儲備各類重點在談項目70余個,新簽約項目37個,簽約合同額523.18億元,其中過百億元項目2個、過五十億元項目1個、過十億元項目7個;
今年1月至5月,全區在建項目共79個,合同總投資1114.82億元;
無論新簽約項目還是在建項目,大多都契合全省“十強產業”及全市“十大千億產業”發展要求,產業領域涵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養健康、現代物流、新材料新能源、現代高效農業及精品旅游等產業……時至年中,濟陽交出了這樣一份底氣十足的招商引資及項目建設“成績單”,足夠閃亮,也足夠令人欣喜。
打開“成績單”,一行行數字十分閃耀;合上“成績單”,在把“雙招雙引”作為全區經濟發展“一號工程”的濟陽,如何搶抓機遇并奮力爭取,怎樣鍥而不舍又精準發力,這其中飽含著多少不辭勞苦的心血和汗水,似乎更值得人們一一進行探尋和解密。
精準發力
瞄準高科技含量項目提速動能轉換
“今年,雙招雙引工作的關鍵詞是‘精準’,要大力實施精準招商,不斷提高雙招雙引的質量和效率。”在今年2月召開的全區三級干部大會暨“集中攻堅年”動員大會上,濟陽區委書記呂燦華這樣向全區發出動員令。從濟陽交出的半年“成績單”來看,當初的“動員令”已經在全區的真抓實干中邁進現實。
“我們今年簽約的項目,工業實體類項目占比特別大”,區委副書記、區長孫戰宇闡釋了“精準招商”的首層內涵。在全區新簽約的33個項目中,24個都是工業實體項目。例如,今年1月簽約、計劃投資6億元的銳基電力產業園項目,就將成為一家從事高低壓開關柜、變壓器、電纜分支箱和環網開關柜及相關智能化產品、智能電網設備、智能化在線監測設備、充電樁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運維的企業,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可達10億元。
產業項目科技含量不斷增加,成為濟陽招商方向愈發精準的第二個突出表現。一方面,不斷有高科技產業項目向濟陽拋來橄欖枝,例如深圳丁鼎陶瓷項目的投資方——深圳市丁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從事精密陶瓷、鎢合金、高比重鎢基合金等粉末冶金制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公司采用國際最前沿的粉末注射成型技術,廣泛應用于航天、電子通信、智能穿戴、工業結構陶瓷等領域的制造,項目一期將主要生產智能穿戴、5G產品結構件、電子煙、工業結構陶瓷等粉末制品。
另一方面,類似山東交運怡亞通供應鏈中心項目的加入,激活了物流等傳統產業的一池春水。“這個項目主要建設綜合物流園區,其中將包含一體化智慧托管項目,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供應鏈金融,打造創新驅動、產業協同的現代物流示范園區,有助于推動整個區域經濟實現動能轉換。”濟陽區投資促進局有關負責人說。
實體項目比重加大,項目質量越來越高,翻看濟陽上半年的招商“成績單”,讓人感到眼前一亮的還遠不止于此。濟陽在招商方式上的創新突破,同樣可圈可點。
早在2019年下半年,濟陽啟動了全區首只政府投資基金,并開始在全區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濟陽區財政局局長董法明介紹,濟陽區的政府投資基金以提升、壯大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為基礎,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等戰略新興產業培育以及先進產業招引為發展引擎,今年在分類設立兩只子基金的基礎上,將不斷引入資本活水,并充分發揮基金的杠桿作用,吸引外來項目落地濟陽,積極引導基金注入濟陽本土企業。
乘勢而上
產城融合吸引龍頭企業紛至沓來
獲得眾多龍頭項目青睞、吸引行業巨頭接踵而來的濟陽,底氣和魄力究竟在哪里?當這里的區位條件、產業格局、城市規劃布局逐一呈現后,答案就變得清晰起來。
這里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機遇和區位優勢。當前的濟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攜河北跨和撤縣設區四大發展機遇千載難逢;“三橋一隧一高速”等跨河交通設施的加速推進,極大破解了濟陽融入中心城區的瓶頸制約。
這里有著布局合理的產業結構體系。對標濟南市十大千億產業,濟陽建立起了獨具特色的“321”產業發展體系。其中,“3”為食品飲料、智能制造、現代物流三大優勢產業,“2”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技兩個新興產業,“1”為總部經濟這一新興業態。
作為“中國最佳食品投資園區”,濟陽先后引進了旺旺、統一、康師傅等15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目前全區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并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遞增發展;
有住智能家居、長保新能源汽車等400余家裝備制造企業競相發展,讓濟陽形成了集液壓升降、機械加工等為一體的裝備制造業集群,并成為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
作為濟南市區域性綜合物流中心,以怡亞通供應鏈、大潤發物流為代表,濟陽開通了至全國各大中城市專線2400余條,日均貨物流量超過50000噸;
而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方面,圍繞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半導體元器件等方向,濟陽已吸引山東達沃、山東廣電、華為、阿里等多家企業入駐,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態體系;
在生命科技產業方面,“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產品”產業組合三足鼎立,聚集了以墨海生物、勤邦生物等為代表的生物醫藥、醫養健康等新興產業。
這里還有著彰顯產城融合理念的“兩城三區六園”城市規劃布局。其中“兩城”為食品產業城、智能制造城,“三區”為東城區、濱河區及濱湖區,“六園”為臺灣工業園、生命科技產業園、現代物流產業園、商貿流通產業園、創新智慧產業園及智慧家居產業園,成為高端優質項目落地的絕佳平臺與載體支撐。
濟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王長軍以智能制造城為例對“兩城三區六園”的布局進行了闡釋。他說,在規劃面積11平方公里的智能制造城內,已有連城數碼港、歐克智能家居等60多個項目先后入駐,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兩大主導產業,并將致力于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新舊動能轉換新典范”“智能制造新高地”。
各種發展優勢集中凸顯,讓濟陽開始成為各方矚目的焦點、企業投資的熱點,也開啟了勢頭最強、機遇最好、活力最盛的發展階段。
親商愛商
“濟時辦”特色政務服務品牌持續叫響
濟陽的區位條件日益優越,濟陽的產業基礎愈發完備,然而,更加讓客商贊不絕口的,是這里親商愛商的優良投資環境。
“太快了,之前聽說濟陽企業開辦由一天提速到了半天,沒想到今天只用半個多小時就辦完了。”5月25日,在濟陽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政務服務大廳,濟南龍砼天下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僅用31分48秒,就完成了企業注冊登記、公章刻制、涉稅事項、銀行開戶等七個環節的企業開辦手續,刷新了濟陽企業開辦的新速度。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一以貫之地堅持著這樣的理念,讓濟陽始終把營商環境擺在突出位置,鍥而不舍地把優化營商環境推向縱深。在這里,省、市出臺的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均不折不扣全面落實,企業可以享受到省、市、區三級政策疊加紅利;在這里,“一次辦、即時辦”改革持續深化,460余項行政審批及便民服務事項實現一站式辦理,“濟時辦”特色政務服務品牌持續叫響;在這里,“經濟發展服務生”理念深入人心,“投資濟陽,快樂體驗”愈發成為眾多企業的親身體驗與深刻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