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謝你們了,真是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近日,濟南金力液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登金緊緊拉著濟陽區委統戰部、濟陽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及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工作人員的手,感激地說道。原來,在濟陽區委統戰部、濟陽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開展的親商助企“一心議事廳”活動中,李登金說出了當前困擾企業發展的難題,兩部門了解情況后,立刻協調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幫助濟南金力液壓有限公司攻克在技術改造升級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關。
這僅是濟陽區“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濟陽區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著力點和落腳點,以“學百年黨史·擔北起使命·建善美濟陽”為主題,深入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提升”,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梳理出區級“我為群眾辦實事”第一批事項清單35件,各鎮(街道)、區直部門“我為群眾辦實事”第一批事項清單296件,并逐一明確具體舉措、牽頭部門、責任部門及完成時間,通過媒體進行公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確保把實事辦實。
開展聯系群眾“大走訪”訪出群眾急難愁盼的真問題
最近,不論是在濟陽的農村、企業還是社區、基層站所,到處活躍著黨員干部們深入走訪的身影。廣大機關干部走出機關、走進基層、走訪群眾,深入了解群眾所需所盼。
為群眾辦實事,首先要精準掌握群眾訴求。為此,濟陽區堅持把察民情訪民意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第一步,要求各部門單位、各鎮(街道)制定聯系群眾“大走訪”方案,明確走訪目標、走訪對象、走訪內容、步驟要求等內容,采取蹲點調研、“四不兩直”、座談研討、民意調查、網絡征求意見等方式,結合黨員社區“雙報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群眾、深入生產一線、深入下屬單位、深入工作服務對象,廣泛聽取意見,了解民生需求。同時,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網信、信訪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第一時間收集群眾反映集中、涉及面廣、“急難愁盼”的問題。
隨著大走訪活動的不斷深入,一個個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被摸排出來。
深化民生難題“大排查”排出各級亟待解決的難題
濟陽區對于“大走訪”中摸排出的各類問題,從區級、鎮街和區直部門三個層級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研究確定重點民生項目清單。最終,確定區級首批重點事項35件;各鎮(街道)、區直各部門首批事項5大類296件。其中,涉及貫徹新發展理念的51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63件、保障基層民生需求的112件、深化政務服務改革的54件、推進基層治理的16件。
永康街小學的孫老師終于不用再為上下班的交通問題困擾了,區城鄉交通運輸局針對城區西南片區群眾出行不便的問題,專門開通了通勤公交,解決了大家的出行難題。
針對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濟陽區各級各部門有針對性地制定一系列利民、便民舉措,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難題,將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推動服務群眾“大提升”推出一批利民惠民的舉措
回河街道敬老院的老人們最近格外高興,街道投資370余萬元對敬老院進行了改造提升,不僅對如廁、洗浴等硬件設施進行適老化改造,而且還增設文化娛樂設施。現在,老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舒適愜意。
濟陽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公示了58項“跨省通辦”、191項“全省通辦”事項,通過“代收代辦、多地聯辦”模式,為在外濟陽人開展跨省通辦、全省通辦服務,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理業務。
像這樣利民惠民的好舉措還有很多。為優化發展環境,開展政務服務優化行動,公布一批辦事服務指南,優化一批審批事項流程,推行一批“一鏈辦理”事項,提高政務審批效率;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進一步明確路長職責,對城區31條主要道路實行巡查、管理、整改“三位一體”;為提升農業生產的專業化、標準化和集約化水平,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建立區、街道、村(社區)三級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體系,初步形成成熟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信息管理平臺……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濟陽區聚焦“北起”戰略、擔當“北起”使命,提升工作實踐能力,努力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打造一批特色實踐活動品牌,出臺一批有利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政策舉措,推出一批為民惠民便民的實招硬招,實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項目工程,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