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濟陽區專場)舉行。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一季度,濟陽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9%,高于同期7.6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省、全市2.2、2個百分點,預計上半年增幅超過7%。總體來看,濟陽區主要經濟指標運行良好,呈現出穩中有進、加速向好的強勁態勢。
1—5月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5%,工業投資增長38.7%,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2.9%,全部實現兩位數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3.6%,建安投資增長64.3%,分別高于全市32.4、54個百分點;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4億元,增長13.7%,高于全市8.3個百分點。
一季度完成一產增加值4.07億元
濟陽區雙招雙引成果豐碩,高規格舉辦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泉城論壇暨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建設推進會等大型活動,新簽約項目45個、投資額175億元。深入開展重點項目建設“揭榜掛帥”行動,28個區級領導包掛106個重點項目,18個省、市級重點項目開工率達到87.5%。工業經濟健康發展,頂津、金曄、邁大、漢方等龍頭企業保持高速增長,實施工業技改項目60個,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家,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9家、新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83家。
聚力提升城市品質,濟陽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形成初步成果,智慧水生態城市策劃方案編制完成,綜合運用政策資金、專項債、EOD等模式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黃河大道北延、有軌電車等重大交通建設項目,有力保障濟濱高鐵、繞城高速大北環等重大線性工程項目,“高鐵穿城過、高速繞城走”的美好愿景加速實現。
聚力建設和美鄉村,一季度,濟陽區完成一產增加值4.07億元,增長5.1%,高于全市0.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31元,增長5.5%,高于全市0.4個百分點。聚焦鄉村發展,新建成高標準農田4萬余畝、高效節水灌溉2萬余畝。
前5個月重點民生領域財政支出占比達82%
聚力增進民生福祉,1—5月份,濟陽區重點民生領域財政支出占比達到82%,10件民生實事順利推進。著力抓好穩崗就業,舉辦“春風行動”“才聚濟陽”等專場招聘36場次,達成就業意向6500余人,實現新增城鎮就業3379人。著力建設教育強區,第二實驗中學等重點工程快速推進,學前教育鎮村一體化改革成為全市亮點,中考成績穩居全市第一方陣,高考特招線、一段線“兩個上線率”和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實現“雙豐收”。著力補齊醫療短板,深化區級醫院與三甲醫院交流合作,謀劃建設垛石、曲堤2家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總建筑面積6000余平方米的精神衛生中心新病房樓項目預計10月份交付使用,1.4萬平方米的人民醫院醫養樓預計7月份交付使用。
力爭年內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4家
濟陽區聚焦食品飲料、智能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四大主導產業,大力實施產業鏈招商、投行化招商、合伙人招商,力爭下半年再簽約項目20個、簽約額150億元以上。聚焦106個區級以上重點項目,嚴格落實區級領導包掛、項目專班推進、“大督查、大排名”等工作機制,確保項目進度符合節點計劃,鑫方盛、阿斯泰克、泉麥啤酒等30個產業項目年內投產。扎實開展企業問題“摸—排—銷”行動,大力實施企業梯次培育計劃,力爭年內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4家、產值過億元企業20家、過10億元企業2家。
到2025年計劃引進臺資企業200家
海峽兩岸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合作區于2021年7月設立,落戶濟南、建在濟陽,這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兩年來,作為落戶承載地,濟陽區搶抓機遇,主動作為,扎實推進產業合作區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產業合作區累計引進臺資企業90家,重點在建項目42個,臺資企業集聚優勢進一步鞏固。
下一步,濟陽區將錨定產業合作區“新舊動能轉換”這一主題主線,進一步完善“三軸兩園一中心”發展布局,近期到2025年,規劃面積51平方公里,計劃引進臺資企業200家,帶動關聯企業300家,總投資超過100億美元;遠期到2035年,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力爭打造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建成全國對臺合作示范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