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我市出臺支持萊蕪區鋼城區加快發展“14條”

    濟萊高鐵2023年9月底前建成通車

    發布日期:2019-12-11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近日,我市出臺《關于支持萊蕪區、鋼城區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三大項14條措施。我市明確,加快濟萊高鐵項目建設,2023年9月底前建成通車。此外,將原萊蕪市本地通信網絡調整并入濟南市本地通信網,固定電話長途區號統一為“0531”。
      加快基礎設施一體化原萊蕪市固話號碼調整為8位
      圍繞加快基礎設施一體化,我市提出,提升交通通達能力。加快濟萊高鐵項目建設,2023年9月底前建成通車。積極爭取將萊蕪至臨沂、濱州、聊城高鐵納入山東省鐵路網近期建設規劃,謀劃中心城區聯系兩區的軌道交通線路。加強主城區與兩區交通聯系,加快實施中心城區至兩區快速通道。推動省道317線萊蕪區鹿野至章丘區射垛段升級改造和國道205線鋼城城區段繞線工程(鋼城發展大道)建設。盡快開通主城區經章丘至兩區的城際公交線路,保障沿線群眾享受便捷化、低成本的公共交通服務。
      支持雪野機場改擴建。提升雪野機場飛行區等級,鼓勵發展通用航空產業,打造魯中輕型通用航空器運營服務樞紐和區域性通用航空產業中心。
      提高通信一體化水平。將原萊蕪市本地通信網絡調整并入濟南市本地通信網,統一固定電話長途區號,原萊蕪市固定電話號碼前加“7”,由目前的7位調整為8位,統一移動通信網絡,調整短號碼平臺。
      推動高質量發展支持雪野旅游度假區創“國家級”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我市提出,建設全國重要的商用車生產基地。積極爭取山東重工·中國重汽百萬整車整機綠色智造產業城項目列入省重點項目,在項目融資、土地指標、職工居住和通勤等方面給予支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打造綠色精品鋼產業集群。支持兩區加快鋼鐵產業轉型升級,構建與沿海鋼鐵集群優勢互補、差異發展的千億級精品鋼產業集群,延伸鋼鐵產業鏈條,積極推進400系熱軋、冷軋不銹鋼服務下游制造業,推動汽車零部件、軸承、磨具、鍛造產業發展。積極推廣綠色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對采用綠色鋼結構部品部件的重點建設項目給予補貼,推動5年內年鋼結構加工能力突破200萬噸。支持精品鋼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發展。依托萊鋼魯中物流園規劃建設山東鋼鐵交易中心。
      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對兩區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30億元、20億元、10億元的實體經濟企業,市級財政分別給予200萬元、150萬元和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市財政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投資額1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技改項目,給予技術裝備投資額10%的一次性補助資金,最高補助500萬元。
      此外,我市還就支持承接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升級、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提出措施。其中,鼓勵和引導歷下區、市中區等中心城區及濟南高新區與兩區建立合作機制,實施“飛地經濟”成本共擔、收益共享,推動科技孵化平臺及科技型企業在兩區布局產業化基地。面積大于300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建設項目,對三層及三層以上每平方米補助200元,具體補助內容根據產業業態確定。支持雪野旅游度假區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強化支撐保障民生保障與主城區等高對接
      在強化支撐保障方面,我市提出,加快推進兩區民生政策保障標準與主城區等高對接。鼓勵引導各類醫療康養、社會福利機構在兩區開辦分支機構,支持兩區建設區級養老服務中心,對以社會資本為主導的健康養老機構,在現有政策基礎上,由市級財政給予每床位1000元的資金支持。
      強化用地保障。支持兩區更多項目納入省、市重點項目和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在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分配方面給予傾斜。結合最新編制的國土空間規劃,適當增加兩區建設用地規模,留足發展空間。
      強化金融支撐。鼓勵引導駐濟金融機構在兩區設立分支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新設立支行的每家補助50萬元。
      此外,還將理順管理體制。將原萊蕪市直接管理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城市供水、城市雨污分離、園林綠化管護、城市照明等,全部交由兩區承接,由兩區統一編制規劃、調配資源,推動人財物向兩區下沉,實現事權、人權、財權相匹配,保證建成區建設的完整性、系統性、延續性。將原萊蕪市級數字化平臺系統移交區級使用,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支持區劃調整前已開工項目續建,對龍潭西大街續建工程、城區外環路一期工程、文化路公鐵立交綜合工程、大汶河生態環境治理工程等項目,由市有關部門幫助推進,市財政兜底完成。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