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凌晨2點,一輛黑色的轎車停在萊蕪區鳳城街道孟花園社區珍珠花園出入口登記處,一位剛剛下班的居民從車上搬下10箱方便面,說:“疫情當前,看著你們日夜值班太辛苦了,我沒有什么能做的,只能給大家送點方便面。”工作人員詢問其姓名,這位居民什么也沒說,就匆匆進了小區。后來工作人員通過多方打聽,才知道是小區內7號樓的住戶。
在被疫情籠罩的同時,孟花園社區處處充滿著溫情。
社區黨員蘇江安和居民孟昭廷,一起為志愿者們購買了方便面和牛奶。
“我們再添點香腸和鴨蛋,讓執勤的志愿者們吃得好一點。”熱心居民秦先生和孟先生帶著慰問品來到物業……
抗擊疫情,你我同行。一件件愛心善舉的背后是捐贈者向社區參與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人員表達的深深敬意,他們用愛心為疫情防控工作凝聚力量。
齊心協力保家園
“大家好,疫情捐助善款截至今天2月16日,共計19495元,隨時歡迎村民監督。每花一分錢,我們都會記得清清楚楚。”在萊蕪區方下鎮魯西村村民微信群里,村干部將全村自發捐獻情況作了匯總,并在村委進行了張榜公示,全村一條心,共同戰“疫”,匯聚力量守護家園。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魯西村上下團結一心,共筑抗擊疫情的鋼鐵防線。黨員和群眾代表義務值守,晝夜守護全村村民健康,同時,很多黨員第一時間行動起來,積極奉獻愛心,踴躍捐款捐物,在他們的影響下,全村村民開始自發為防疫工作奉獻愛心。
消毒液缺了,有村民贈送;沒有消殺設備,有村民無償提供;值班人員食品,有村民贈送;沒有防疫物資了,有村民捐款……全體村民愛心匯聚,為守衛共同的家園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居家一周獎口罩
近日,萊蕪區鳳城街道孟花園社區的臨時通行證又有新變化了,在家一周不出門還能免費領口罩、酒精。
社區根據居民的出行規律,針對之前的通行證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如在登記時間時存在通行證反復接觸、時間不設限不能有效減少居民出行等,加之目前社區正在開展疫情防控掃碼實名登記工作,容易造成通行證登記與實名登記的混淆,經過充分思考、商討與研究,推出了新的通行證使用規則。
據了解,根據樣表設計規則,如果社區居民整個家庭在一個使用周期(周一到周日)內未出行,憑這個周期內的所有通行證或者未領取通行證的登記證明,可到社區領取84消毒液、口罩或者酒精等物資作為獎勵。
通過換領這種通行證的方式,既可以減少登記時過多的人員接觸,又可以通過領取防疫物資來鼓勵居民減少外出,同時與當前掃二維碼進行實名登記結合起來,從源頭上把好減少居民出行的關口,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青年團員戰疫情
“大爺,家里沒發燒感冒的吧?平時多通風、勤洗手,疫情沒解除前,盡量少出門,出門必須戴口罩。我把咱村圖書館的一些書拿過來了,你看看選幾本,現在都不讓出門,在家多看看書也好。”2月15日晚上7點,萊蕪區羊里鎮儀封村共青團團員盧晗,把最后一張疫情防控宣傳手冊和借閱的圖書交到村民盧亮手里。
這天,盧晗和村里的6名共青團員,在駐村第一書記尹剛的帶領下,把宣傳手冊和書籍發放到217戶村民手里,當天累計發放圖書近700冊。
“有了這些書,能讓日子不再乏味。”67歲的盧亮說。他有兩個孩子,都在本村住,疫情發生以來,他和兩個孩子也“中斷”了走動,有事就電話聯系。盧晗臨走時,盧亮囑咐道:“小盧,你順道給俺倆孩子也送點歷史、人文類的書籍,讓他們也別老看手機,在家看看書。”
疫情發生以來,盧晗和村里其他6名團員,第一時間主動報名參加村里疫情防控工作組,發放圖書,制作和張貼防疫宣傳單,勸導不戴口罩和外出閑逛人員,在疫情防控一線和鎮里、村里的工作人員一起,筑起群防群治、聯防聯控圍墻。
特殊“告白”表心情
2月14日一大早,萊蕪區方下鎮12345市民熱線辦工作人員在系統上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感謝——一位王先生撥打12345熱線,“感謝萊蕪區方下鎮謝官莊村村民在疫情期間主動向村委捐錢捐物,志愿者主動加入防疫工作,在村內站崗、協助檢測體溫、登記信息,村民的精神值得表揚,村干部帶頭抗疫、指導有方。”王先生特地打來電話表揚所有村民及村干部。
方下鎮防疫指揮部聯系到了來電人王先生,對其認可、支持鎮里的疫情防控工作表示感謝,表示會繼續做好防疫工作,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并表示,有了老百姓的信賴與支持,一定會打贏這場“戰疫”。
省下津貼助防疫
“疫情發生后,我弟弟就打電話告訴我想要捐些物資,東西不是很多,就是一份心意。”2月14日上午,在萊蕪區留觀點,市民雷芳對工作人員說道。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弦。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社會各界紛紛奉獻愛心,出資出物捐助疫情防控工作。近日,駐河南某部隊萊蕪籍現役士官雷剛就采購了一批醫用物資,委托家人把物資送到了萊蕪戰“疫”一線。
記者在現場看到,雷剛捐獻的這批物資包括100袋面粉、100雙醫用手套、20瓶醫用消毒液等,全部由他平時省吃儉用省下的津貼購的,這批物資將全部用于留觀點的疫情防控工作。
快板說唱咋防疫
“戴口罩,勤消毒,飯菜一定要煮熟……”2月16日上午,在萊蕪區大王莊鎮四合街村疫情監測站,一段快板說唱吸引來大家的目光。
說快板的叫王端芝,今年62歲,是一名文藝活動積極分子。四合街村黨支部發出倡議書,號召全體村民為疫情一線執勤人員捐款。盡管天氣嚴寒,但并沒有阻斷村民的熱情,大家紛紛來到站點奉獻愛心。聽到捐款消息,王端芝也早早地來到了現場,看到村民們獻愛心的場景,王端芝很有感觸,就即興編了一首快板詩。因為出來得匆忙,沒有帶家伙什,他就掏出隨身攜帶的一串鑰匙,晃動著賣力地表演了起來。
“我雖然不是黨員,但是看到大家這么辛苦,村民們也為抗疫不遺余力,我想把他們唱出來做宣傳。”王端芝說完又晃起了“鑰匙快板”。
溫暖直送檢查點
2月17日一大早,幾輛裝滿保暖大衣、暖貼和方便面等生活物資的車輛,就駛進了萊蕪區大王莊鎮政府的院子。“聽說咱鎮上缺少保暖用品,這次特意送來了幾件大衣和一些保暖貼,希望能幫上一點忙。”前來奉獻愛心的柳克民對工作人員說。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濟南暖冬公益服務中心理事長的柳克民,就一直關心鄉鎮基層工作人員的防疫工作,多次通過朋友打聽一線最缺什么物資,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大王莊鎮地處山區,檢查點大多設在山上,條件艱苦可想而知。柳克民從一位媒體朋友那里得知,大王莊鎮一些站點的工作人員衣著單薄但仍堅守崗位的情況后,立刻聯系了8家做保暖用品的企業,連夜排隊“搶”到了30件保暖大衣和幾箱保暖貼,第二天一大早,又從超市購買了十幾箱方便面,并召集隊員幫忙拉著貨物驅車40余公里,趕到了大王莊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