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團萊蕪區委舉辦2021年濟南市萊蕪區鄉村好青年創業賦能培訓活動,邀請相關專家向萊蕪區50余名鄉村好青年、鄉村振興助理專員等傳授創業經驗,提供專業創業指導,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注入青春力量打下堅實基礎。此次培訓活動也是萊蕪區“我為青年辦實事”之鄉村好青年創業賦能行動中的一項活動。
據了解,為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近日,共青團萊蕪區委制定了“我為青年辦實事”工作清單,實施八大行動,努力為青年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促進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鄉村好青年賦能行動。依托好青年聯盟、青工委,年內舉辦6期調研交流活動,推動農商銀行授信貸款精準服務好青年。抓住全區村(社區)“兩委”換屆和團組織換屆有利契機,積極推動好青年進入“兩委”班子,擔任村級團組織書記,廣泛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加大好青年推優入黨工作力度。
青年志愿服務社區行動。針對居民區、商務樓、文化街區等社區類型,在全區范圍試點打造2個青春社區。依托青春社區實施青年志愿者服務社區行動,引導團員青年、青年志愿者、青年社會組織主動參與社區服務。聯合區教育和體育局,創新形式開展四點半課堂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全年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社區營造、親子互動、助老幫困等志愿活動不少于8場次。
青年安全生產示范提升行動。聯合區應急管理局,開展2021年度青年安全示范崗創建工作,積極組織開展“五個一”活動(開展一次安全生產主題團日活動、開展一次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活動、開展一次安全生產知識培訓活動、開展一次安全技能崗位練兵活動、開展一次安全生產創新攻關活動),發揮企業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帶頭作用,為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青年“雙創”服務行動。對接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稅務局等相關部門,整合一攬子青年創新創業政策。加強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中的科技創新,積極推報萊蕪區青年參與濟南市“雙能手”選樹工作,不斷調動發揮青年科技創新力量,營造創先爭優良好氛圍。
追夢濟南“青年驛站”提升行動。為更好地服務外來學子就業創業,解決青年人才求職成本高、求職壓力大等問題,打造青年人才來濟求職“暖心第一站”——“青年驛站”,2021年在轄區內建設3處青年驛站。針對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提供1至7天集免費住宿、就業幫助、城市融入、青年聯誼等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
“希望小屋”困境兒童關愛行動。針對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低保家庭、殘疾人家庭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8至14歲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等群體打造“希望小屋”,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獨立空間,購置專用的生活家具、學習用品,改善生活與學習環境。重點圍繞全區殘疾兒童,開展殘障兒童專項希望小屋建設,打造專門希望小屋。小屋建成后,配套開展“牽手關愛”志愿服務項目,招募274名愛心志愿者結對跟蹤陪伴,促進實現從“小屋煥新”到“精神煥彩”的轉變。2021年在全區建設38個“希望小屋”,并同步開展志愿者跟蹤陪伴服務。
“團緣”單身青年婚戀交友行動。線上,積極推介“團緣”單身青年社交平臺,拓寬單身適齡青年婚介渠道;線下,聯合區民政局、區總工會等單位,結合520、七夕等特殊時間節點,策劃開展“邂逅團緣”系列主題活動,為全區青年朋友們搭建展示自我、交友聯誼的舞臺。
青少年法治和自護教育宣傳行動。構建“團教法社”四位一體青少年權益維護保障機制,強化共青團、教育、司法、社會各界合作。開展“彩虹傘”青少年法治自護教育活動,組織好青少年禁毒防艾、安全自護、法治宣傳等教育活動。建設青少年阻泳志愿者隊伍,做好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強化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意識。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設,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實踐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建設,建立青年普法志愿者隊伍。暢通青少年利益傾聽途徑,健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青少年代表“面對面”溝通協商機制,探索青少年代表團列席兩會,開展“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區(村)”和青少年維權崗創建工作。
目前,共青團萊蕪區委已開展青少年法治和自護教育活動20余場;確定并著力打造順河社區、新東方華庭社區和勝利社區3個青春社區;1家青年驛站已投入使用,2家正在建設中;10家“希望小屋”正在建設中,“我為青年辦實事”其他各項工作均在全面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