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萊蕪區:村黨組織“跨村聯建”匯聚鄉村振興合力

    發布日期:2023-07-26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不久前的一天清晨,萊蕪區高莊街道北王莊村村委辦公室響起熱烈的討論聲。開展討論的,是北王莊村、田家莊村等4個村的黨支部書記,這4個村的黨組織今年6月份聯建成立了聯合黨委。討論聲中,一項聯合黨委共同為民服務的事項又確定了出來,這是聯合黨委開展工作的一個縮影。
      據悉,萊蕪區深入實施村黨組織“跨村聯建”工作,以地域相鄰、產業相近、人文相親的行政村為輻射區域,截至目前成立184個聯合黨委,覆蓋608個村,通過組織聯建、產業聯興、服務聯管,推動村黨組織體系更完善、覆蓋更全面、功能更高效、治理更精細。
      組織聯建從“孤雁行”轉向“雁陣飛”
      茶業口鎮齊長城黃石關到風門道關沿線是戰國以來重要的古商道,長期的歷史積淀形成了該區域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為融合沿線五村的文旅資源,茶業口鎮成立“一線五村”聯合黨委,以組織聯建打破了單個村黨組織力量有限、資源分散的局面。
      “以前咱們這個地方還是廢棄的中法山小學,如今通過改建,變成了‘一線五村’聯合黨委集中辦公的地方了,我們中法山村與周邊上法山村、下法山村、臥鋪村、逯家嶺村的村書記每周都要來這開例會哩。”中法山村黨支部書記穆克海說道。為保障聯合黨委正常開展工作,“一線五村”聯合黨委制定工作例會、成員分工、工作通報、集中辦公輪班、民主議事決策、廣泛民主監督、協調聯動攻堅等七大制度,切實推動“跨村聯建”工作走深走實。
      “我們茶業口鎮成立了19個聯合黨委,覆蓋57個行政村,每周組織聯建村共商共議、交流互動,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切實推動黨建資源共享、黨建經驗共融、黨員素質共強。”茶業口鎮黨委委員王呈洋說。
    產業聯興從“單打獨斗”轉向“聯合作戰”
      “下水河村和我們村成了‘一家人’,幫著我們村流轉土地、引進產業項目。現在我不僅有土地流轉費可以拿,還能在家門口打工賺錢,真是太好了!”官水河村村民李廣德說。
      據悉,口鎮街道下水河村、官水河村和三山村,聯建成立了“金水峰聯合黨委”,去年以來,“金水峰聯合黨委”與山東省農科院、山東一品農產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將3個村的200余畝土地統一進行流轉,規模化種植生姜、大蒜等農作物,逐步形成“科研+購銷+生產”“農科院+食品公司+村合作社”的雙輪驅動模式,每年至少為每村集體增收3萬-4萬元。
      “下一步,我們計劃成立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聯合社,整合3個村資金、土地、人才等資源,打造‘聯合黨委+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架構,變各村單打獨斗為聯合發展,推動3個村共同致富。”下水河村黨委書記鄭傳堯說。
      服務聯管從“粗線條”轉向“零距離”
      “朱書記,這個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還得麻煩您跑跑幫俺辦辦哩。”“請問我那個翻建住房證明開好了嗎?”楊莊鎮朱屈街村村委辦公室每天一開門,就陸續有村民來這里辦理業務,來的不僅有朱屈街村的村民,周邊的前郭莊村、后郭莊村也有村民來辦理業務。朱屈街村作為“興泰”聯合黨委的中心村,自設立紅色代辦中心以來,前來辦事的群眾便絡繹不絕。
      為提升村黨組織“跨村聯建”工作質效,萊蕪區印發《關于推行“紅色代辦·農事村辦”制度的實施意見》,以節約辦事成本、方便管理服務為原則,在距離街道(鎮)辦事處(政府)比較遠、跨村聯建的中心村設立紅色代辦中心,在聯建區域內的其他行政村設立紅色代辦點,明確64條便民服務事項。
      “萊蕪區以增強村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重點,以推進村黨組織融合為抓手,穩步實施村黨組織‘跨村聯建’,以組織融合帶動村莊發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務融合,著力解決村莊‘小散弱’問題,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健全鄉村治理新機制,構建共同富裕新格局。”萊蕪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牟高飛說。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