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2023年“項目突破年”工作動員大會。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精神落實落地,鼓舞和激勵全市干部群眾,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凝心聚力抓項目、蓄勢賦能促發展,高效推動十個領域突破,在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上走在前、作示范,奮力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局面。
市委書記劉強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海田主持會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韓金峰、市政協主席雷杰、市委副書記楊峰和市級領導同志出席會議。
會上,市委市政府與區縣(功能區)、市直部門和市屬一級企業代表簽訂了2023年度重點目標責任書;印發了《濟南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十大領域第一批130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2.4萬億元。
劉強指出,項目投資、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全市上下要進一步樹立“項目為王”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導向,充分認識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項目化是推動工作落實的有效方法、項目建設成效是檢驗干部能力作風的重要標準,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專業的辦法、更加有力的舉措,高質量推進各領域項目謀劃和項目建設,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濟南落地生根。
劉強強調,要把握“項目突破年”重點任務,努力在十個領域取得突破。要在科技創新領域求突破,建強科創平臺載體,強化科創企業梯次培育,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水平,打造區域人才集聚高地。要在產業發展領域求突破,推動產業鏈式集群發展,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優化提升產業園區,促進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要在擴大內需領域求突破,擴大有效投資,恢復擴大消費,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序實施城市更新。要在生態建設領域求突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抓好生態保護修復,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完善新型能源體系,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要在改革開放領域求突破,抓好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化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推動外貿外資擴量提質,建設高能級開放平臺,積極推進招商引資。要在區域協調發展領域求突破,推進現代化濟南都市圈建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加快重點片區建設。要在增強文化軟實力領域求突破,做好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加快發展文旅產業,增強文化影響力。要在鄉村振興領域求突破,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創建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要在民生保障領域求突破,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提升衛生健康服務水平。要在筑牢安全底線領域求突破,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強化糧食能源安全,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劉強強調,各級要切實轉變作風、提高能力、健全保障,主動擔當作為,以大項目促進大投資、推動大發展、展現大作為。要重點提升前瞻預判能力、實戰實操能力、有效落實能力。要堅決不打“糊涂仗”、不搞“花架子”、不當“太平官”。要強化分兵把口的責任落實機制、縱橫貫通的經濟網格機制、精準精細的督導考核機制。要拿出“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姿態,緊盯項目、搶前抓早,牢牢把握工作主動,確保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于海田就貫徹會議精神強調,要增強思想自覺,提高站位抓落實,切實把項目突破作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和強省會建設的強有力抓手。要勇于攻堅克難,聚焦重點抓落實,切實以高能級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為強省會建設蓄勢賦能、強基筑臺。要強化責任擔當,只爭朝夕抓落實,雷厲風行推進“項目突破年”全面啟動、強勢開局。
在主會場參加會議的還有:省管副廳級干部;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秘書長;各區縣(功能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市直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各區縣(功能區)設分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