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的名義,向泉城廣大人才致敬;以節日的方式,表達對人才的最高禮遇。6月12日下午,濟南首屆“海右人才節”開幕,市委書記劉強,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海田,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校長李術才出席。
開幕式前,舉行了“海右伯樂”院士座談會。劉強、于海田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東、李蘭娟等院士專家、高校代表,圍繞人才培養等進行深入交流。劉強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院士專家長期以來對濟南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并簡要介紹了濟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近年來,濟南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濟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實山東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歷屆黨委班子帶領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形成了戰略紅利交匯疊加、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科技創新實力雄厚、數字賦能勢頭強勁、人才保障基礎堅實、金融服務優勢突出、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城市品質生態宜居、人文環境厚重淳樸等十大發展優勢。希望各位院士專家進一步關心支持濟南發展,在主導產業優化升級和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群打造、構筑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等方面給予更多指導和支持,為濟南引薦培養更多高水平人才。濟南市將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為各類人才來濟發展創造最好條件、提供最大便利、營造最優環境。
開幕式上,于海田在致辭時說,“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濟南自古就是人才薈萃之地。進入新時代,濟南市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部署,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會戰略,出臺人才政策“雙30條”,加快構建“天下泉城,人來無憂”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務體系,形成了“近悅遠來”的良好人才生態。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們將以更加開放的格局、更加包容的胸懷、更加貼心的服務,誠邀各類人才選擇濟南、共創未來。我們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優化“雙創”生態,提供優質高效服務,讓廣大人才在濟南創業安心、生活舒心、發展有信心。
李術才在分享發言時說,2001年來到山東大學組建巖土工程團隊,自此就把泉城作為第二故鄉。22年來,巖土工程團隊實現“由弱變強”的發展是新時代山大人才隊伍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更是濟南人才發展的縮影。這得益于省市的優質人才成長發展環境,尤其是濟南市“雙30條”人才政策、重點人才工程獎勵資助政策等,以及濟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推動“最優加一點”人才生態持續優化。山東大學不僅是國家的山大,也是山東的山大,更是濟南的山大。我將努力當好濟南發展的“人才伯樂”,吸引帶動更多天下英才選擇泉城、加盟山大、共贏未來。
劉強、于海田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術才、趙振東、李蘭娟、盧秉恒、于金明、王恩東,韓國科學技術翰林院院士崔珍鎬,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科學院院士朱馬利耶夫·庫巴內奇別克等濟南市首批“海右伯樂”代表頒發聘書,與院士專家代表、人才代表等共同啟動“海右人才節”。
開幕式上,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龔文東致辭;發布了濟南市人才發展藍皮書,青年人才代表、產業領軍人才代表、院士代表分別分享了“我與濟南的故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設立濟南人才工作聯絡站并揭牌,高層次人才合作項目簽約,為2022年度海右產業領軍人才代表頒發證書,發布了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倡議。
開幕式前,與會領導、院士專家、高校嘉賓和人才代表參觀了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成果展。
首屆“海右人才節”由中共濟南市委、濟南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山東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中共濟南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承辦。活動主題為“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夢響海右贏在濟南”,將組織開展5大類206場活動,涵蓋人才交流、人才引進、人才服務、成果轉化、文體演出等活動。
院士代表,部分重點高校有關負責同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濤,市領導陳陽、戴龍成、韓偉,市政府秘書長韓振國,各類人才代表以及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等400余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