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連日來,“藍天白云圖”不斷刷爆濟南市民朋友圈,大學生小李在朋友圈里分享了這樣一句話:“‘濟南藍’是天邊一抹靚麗的色彩,空中一朵云彩仿佛一道天勾,煞是好看。”家住歷城區的市民王女士這樣說:“歷城區是老工業區,相對于往年,今年留下的是蔚藍天空。”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今年恰逢歷城區撤縣建區30周年,在全市“453”工作體系的指導下,結合歷城區“115”工作總體思路,歷城轄區許多重大民生工程先后開工建設,不過,在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同時,歷城區始終將環保工作置于重要位置。不論是網格化環境監管、畜禽污染防治工作,還是日常大氣污染監管工作,“歷城環保人”始終堅守著自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工作理念,為將歷城打造成百姓宜居、宜業的現代化中心城區而闊步前行。
區域網格化監管
不會漏掉一絲一毫污染
在歷城區環保局大樓內,網格化管理監控室正在緊張運營著,一個高清大屏顯示著36處歷城區重點監控企業的實時情況,一絲一毫的污染也不會被“天眼”漏掉。不僅是齊魯制藥廠、庚辰鋼鐵廠這樣的重點監控企業,就是轄區內的汽車檢測線也“盡收眼底”。該局相關工作人員說:“汽車尾氣排放是否達標也是環境污染的重要防治目標。我們要及時監控檢測線的情況,還市民一片藍藍的天。”
采訪中記者得知,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的構成,極大強化了網格化環境監管一線力量,為完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實現環境監管全覆蓋、無縫隙、不間斷作出了貢獻。工作人員說:“我們按照‘五定’、‘三表’來管理專職網格員,通過建設專職網格員隊伍,建立起一支專兼相輔、點面結合、裝備齊全的網格化監管巡查隊伍,在全區形成上下貫通、縱橫交錯、互聯互動的網格化環境巡查機制,全力推動網格化體系建設工作。”
11月10日下午3點,兩位年輕的“網格管理員”正騎著他們的“專屬電瓶車”巡邏在歷城二中附近的街道上。網格員王濤說:“我們的任務就是攜帶配備的執法終端(手機)進行定點巡邏,發現環境問題時,我們將進行現場勸止或及時向三級網格環境監管中心報告,并拍照取證。”據了解,他們是通過歷城區政府委托人力資源公司以“勞務派遣、購買服務”方式招聘而來。該區共招聘了70名網格化專職工作人員,其中60名為專職網格員,全部配置到14個街(鎮)辦三級監管中心,專門從事一線網格化監管巡查工作。
據了解,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是環保工作跨入新時代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是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具體抓手,對污染源實現了全方位、全時實、全天候的監管。工作人員說:“自今年3月以來,歷城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研究部署、督導檢查網格化建設工作,將網格化建設列為全區的一項重點工作。截至目前,全區網格化建設工作各項經費投入達400多萬元,設立三級網格14個、監管員82人、四級網格325個、兼職網格員409人,形成了政府實施、環保部門統一協調、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的環境監管工作新格局。”
“多虧了歷城區環保局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不然家長和孩子們很難放心”,11月10日,歷城二中總務處老師釗立新告訴記者?;貞浧?016年10月,僅與學校一墻之隔的齊魯制藥廠廠區內突然發生的泄爆事件,他仍然心有余悸,“事故發生時正好在夜里,大家都很緊張,也有不少家長找到我們,擔心孩子身體有問題。”歷城區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季鋼說,發生事件后,該局全體工作人員輪流駐守歷城二中和齊魯制藥董家生產基地,駐守歷城二中的,定時、定點使用手持VOC機器(揮發性有機物測定儀)進行2小時一次的數據監測,并在制藥廠辦公樓設一間“環保局駐廠值班室”,供值班人員使用。當天正在藥廠值班的該局環境監察三所工作人員尤忠彬表示,他們工作職責就是負責接聽群眾投訴電話,并協調制藥廠及時治理整改,及時將現場巡查和車間運行情況反饋給區環保局,然后將監管日報發送給大家。
11月10日下午,記者在歷城二中看到,該局執法人員尹超、王昌燕,藥廠巡查員以及歷城二中老師釗立新三方正在一起監控VOC上的數值,而操場的不遠處還矗立著一臺顯示PM2.5等數據數值的電子顯示屏,讓學生與家長放心。
眾所周知,“散亂污”企業和低空排煙作為環境污染頑疾,也是市民群眾反映較突出的環境問題之一,過去在歷城區顯得較為明顯。該區廣大地域處在城鄉接合部,地廣,小型企業星羅棋布,情況復雜,很多企業因為規模小、工藝差、耗能高、管理亂、排污超標,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在全市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克難的2017年,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高度重視“散亂污”企業和低空排煙的整治工作,區環保局管理科對轄區內企業積極開展調查分析,現場查驗,進行依法判定,對“散亂污”企業的整治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環境保衛戰
吹響總攻號角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了嚴格落實環保情況,2017年8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山東,進行了為期32天的環保督察。而為了迎接中央環保督察、保障城市的綠水青山,歷城區環保局每個人都在兢兢業業地工作著。
如今,再次回想起當時的情形,該局法規信訪科科長李霞卻用了“驕傲”和“遺憾”兩個詞來形容。她說:“8月11日,我們正式接到第一批轉辦單,共4件,其中涉及轄區內齊魯制藥廠2件、唐冶新區1件,還有一件是“散亂污”企業的投訴問題,市保障組對我們的要求是第二天中午12點之前必須初報,第三天要上報正式的由區長簽字并加蓋區政府公章的6個報表,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非常少。”
李霞說:“這是我們‘歷城環保人’的榮譽之戰,要不惜一切代價打贏這場‘環境保衛戰’。”根據督察組要求,區環保局要確定每個轉辦單的牽頭部門和協辦部門,然后派發正式轉辦單,各部門和街鎮開始高效處理,保證當晚十點之前將初報報過來匯總。她說:“剛開始我們都沒有經驗,只能摸索著干,一晚上電話就沒有停止,由于第二天中午就初報,當夜必須把初報梳理出來,并達到市里的滿意,基本整個工作組就是在不停地打電話、匯總材料、反復推敲修改稿子中度過,餓了就泡個面,困了就趴桌上打個盹。”
盡管有許多困難,但他們還是順利完成了工作,李霞驕傲地說:“45天的保障工作完成后,我們共完成152件轉辦單,辦結率100%,并且從未出現過被上級部門打回重審的情況,得到上級領導的認可。這與同志們認真工作、我們領導認真審核是密不可分的。”
季鋼介紹,8月份時他們曾經接到舉報——某街道轄區內掩埋有許多危險物品,季鋼與同事們立刻出動,動用了挖掘機在3個點同時開挖,經過11個小時的奮戰,最終發現只是一場虛驚,但卻保障了轄區居民的生活安全,他認為這很值。
“那為何還有‘遺憾’呢?”面對記者的提問,李霞興奮的眼神卻忽然暗淡了下來。“記得第一批轉辦單送到我們手里的當天下午,我接到了父親的電話,72歲的媽媽心臟病突發,經過搶救病情穩定了。當初發病時,家人害怕影響工作就沒告訴我。我當時真的想趕快去醫院,但此刻正是工作最離不開的時候,加上聽說弟弟和弟媳都在老人身邊,我就選擇了繼續堅守崗位。”記者了解,在整個環保督察的前32天,李霞沒有去看母親一眼,“爸爸也是老環保人,他說要支持環保工作,所以媽媽很理解,可你看我這‘小棉襖’,實在太不稱職了。”
而季鋼的“難入家門”更是工作常態,孩子要去聊城比賽,由于自己工作忙碌,只能讓從未開車上過高速的妻子帶著孩子前往比賽地,“我在工作中確實很惦念她娘倆,可我必須默默忍住。”
要說起歷城環保的“首要把關人”,局長王銳更是在督察工作中恪盡職守。每天,他都在凌晨5點時準點起床,接打電話,微信群收發通知,9點要開早會,調度中央環保督察組的轉辦案件。傍晚6點他又要召開案件分析會……直到晚上9點半,他還在燈光下認真審閱執法人員提交上來的材料。他的妻子這樣告訴記者:“我們家老王好不容易晚上可以睡會覺,我還得聽他說夢話。最令我難以接受的是,夢話中居然全是工作。”
將關口提前
為歷城發展砥礪前行
為何歷城環保工作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績?除了工作人員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還有就是他們將許多工作做到了前面。
作為畜牧大區,歷城畜禽養殖工作一直是該區的工作重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對畜禽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歷城區始終將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該局項目監督和總量管理科科長胡偉介紹,為進一步明確全區畜禽養殖“三區”邊界,委托專業勘測公司,去做“三區”范圍測量和圖件制作,完成全區范圍內8處禁養區規模養殖場場址邊界測繪、三區劃定分布圖,禁養區面積280.23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53.89%。“截至2017年8月7日,全區限養區19家規模養殖場、132家專業戶,已完成整改9家和72家;適養區9家規模養殖場、47家專業戶,已完成整改7家和46家。限養區和適養區共關停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養殖場(戶)59家。其余養殖場(戶)正在整改。”據胡偉說,限養區、適養區現有19個規模場、129家專業戶(擬關停的專業戶16個),分別建設糞污綜合利用設施42處、162處,分別占全部規模場、專業戶的100%、99%;糞便處理利用率達到85.6%,污水處理利用率達到62.4%。
不論是深入大山內的養殖區進行督查,還是在禁養區與村民耐心講解政策,哪里有畜禽養殖場所,哪里就有歷城區環保局與畜牧局工作人員。2017年7月28日,濟南正值盛夏,他們依托當地畜牧站對轄區內所有養殖場、養殖專業戶進行分片,每個養殖場和養殖專業戶都有兩名工作人員負責污染設施的建設。兩局組成6人巡查督導組頂風冒雨,迎著酷暑,對雨污分流、糞便儲存、污染治理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進行不間斷檢查,填寫監察記錄,完善環保監察信息。
為做好禁養區關閉搬遷工作,歷城區按照一手抓禁養區關閉搬遷,一手抓限養區、適養區整改提升的工作思路,全力推進。在采訪中記者得知,7月6日、13日和26日,他們邀請省農科院和省市畜牧局的專家,對區畜牧獸醫局全體工作人員、防監員和部分養殖場(戶)負責人進行了培訓。全部養殖場(戶)實行了網格化管理,責任到人,包場到戶。從7月20日開始,區環保局、區畜牧獸醫局成立了3個督導檢查組,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實行日調度制度,每日上報關閉搬遷工作情況,并及時向市環保、畜牧部門進行通報。7月29日,畜牧、環保兩部門聯合下發了《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整治方案》,成立了執法工作組,開展畜禽養殖污染專項執法工作。相關街鎮分別召開了專題會議,落實屬地責任,組織人力物力,采取“小散亂污”的整治模式,全力推進禁養區關閉搬遷工作。
胡偉說:“老百姓不理解,我們就耐心做工作,這是為了咱歷城區的和諧發展,為了讓老百姓都喜歡住在歷城區。”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他們的努力下,歷城區率先完成“三區劃定”工作,為將來全區綠水藍天、為迎接將來中央環保督查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獲得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7日,該區禁養區已關閉搬遷規模養殖場5家、養殖專業戶88家,禁養區內還有規模養殖場3家,養殖專業戶2家,關閉搬遷進度達到94.9%。全區共出動人員3313人次,動用設備256臺(套),清理糞污和垃圾3308.6噸,清理溝渠7672米,清理運動場193794平方米。
由于歷城環保人那份為環保事業勠力同心的工作信念,才讓歷城區在中央環保督察期間取得了沒有收到一件畜禽養殖舉報件的好成績。
如今,“霧霾”已經遠離,藍天白云成了常態,這與“環保人”的努力分不開。正如局長王銳所說:“在大家的努力下,環保情況得到很大改善,百姓對于環保的意識逐漸增強,我們將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歷城區未來的發展而繼續砥礪前行。今年環保人的辛勤付出,換來了環境的大改善,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