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歷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7586名志愿者積極響應,踴躍參戰,深入村居和高速出入口、交通場站,開展了“病毒無情志愿有愛”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用“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力量。
當好“宣傳員” 筑牢市民群眾的思想防線
2月1日一早,東風街道葡萄園社區居民劉美琴便拿出手機,瀏覽我市疫情防控有關政策要求,然后通過微信向鄰居、親朋好友發送疫情防護知識和措施。
劉美琴是葡萄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一名志愿者。疫情發生后,她積極響應號召,自覺到社區實踐站登記報到,并按照社區居委會分工,加入到疫情防控宣傳志愿隊伍,向社區群眾宣傳有關疫情防控知識和措施。“抗擊疫情沒有局外人,事關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只有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病毒才能一網打盡。”劉美琴說。
據了解,疫情發生后,歷城區委宣傳部、歷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第一時間發出了倡議,廣大志愿者積極響應號召,主動到所在社區居委會報到,幫助社區做好宣傳、排查等工作。在線上,通過利用微信、短信、電話、QQ、齊魯首邑APP等方式,向周圍親朋、居民群眾宣傳疫情防護知識、解讀政策措施,幫助群眾了解疫情、堅定信心;在線下,通過采取廣播喇叭、流動宣傳車、懸掛條幅、發放一封信等形式,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知曉率關注度。截至目前,該區累計懸掛條幅9192條、推送和轉發信息8611條,發放各類宣傳材料92.09萬份。
當好“守門員” 打造疫情防控的堅實屏障
“好了,體溫正常,通行證已登記,出門請您注意防護,謝謝!”2月16日早晨,在華山街道東楊村的疫情防控檢測點上,一名男性志愿者正在給出入人員測體溫,另一名女性志愿者正在登記信息。
原來,他們是一對夫妻志愿者,一個叫張建文,另一個叫趙月,都是黨員,均畢業于山東體育學院,畢業后共同從事跆拳道培訓工作。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夫妻倆主動請戰,將兩個孩子交給老人帶,毅然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每天8:30,兩人準時到達東楊村疫情防控檢測點執勤,一直到下午5點。他們是夫妻,亦是防疫戰友,在抗疫路上并肩戰斗。
在歷城區的村居出入口、高速卡口、交通場站等,像他們這樣的志愿者還有很多,他們中有青年、學生、老人,還有父子、夫妻,他們都在默默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在疫情防控中,我們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用,堅持本地化、社區化、就近就便原則,組織廣大志愿者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用志愿服務精神凝聚人心,為市民群眾生命健康筑起堅實屏障。”歷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蘇鳳亮說,目前全區廣大志愿者已成為疫情防控斗爭中一支重要力量。
當好“服務員” 凝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
“我們村周邊沒有蔬菜超市,附近的大集都已經暫停,我們吃菜買東西怎么辦?”正當村民在為生活發愁時,歷城區各文明實踐站的“流動小超市”解了燃眉之急。
2月20日10:00,董家街道林家村村口,一輛小貨車緩緩駛來,經過體溫檢測和登記,司機把一提提新鮮蔬菜拿了下來,放到路邊的空地上,志愿者點好了數量簽單后貨車就開走了,志愿者立即通知村民分散來領取菜品。
為響應全市疫情防控的總體部署要求,廣大市民都自覺宅在家里,外出的次數明顯減少了。為保障群眾正常生活需求,解決群眾的后顧之憂,歷城區各村居文明實踐站積極對接商場超市,推出了“微信+網購+配送”一站式服務,通過村民微信點單、實踐站制單、商城超市配單、志愿者送單等方式,讓群眾吃上新鮮蔬菜。
“對年齡大的群眾家庭,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會積極對接幫助下單,確保有求必應,及時提供幫助”,董家街道林家村村支部書記林慶杰說。
同時,歷城區還推出“病毒無情 志愿有愛”——關愛醫務人員家庭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針對全區赴鄂醫務人員家庭,深入開展走訪慰問和困難幫扶活動,切實解決一線醫務人員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