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聚焦用力 重點攻堅 實現高質發展

    歷下:全面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

    發布日期:2018-01-18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1月17日上午,歷下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大會回顧了2017年歷下區在經濟發展、項目建設、城市管理、生態建設、社會事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對2018年工作進行了部署。
      做好今年各項工作,關鍵是要對標全市“1+454”體系,找準歷下發展的著力點,聚焦用力、重點攻堅,努力實現高質發展、創新發展,從而全方位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在采訪中,歷下區委副書記、區長謝兆村告訴記者,“今年,歷下將繼續在全區樹立‘項目為王’的意識,把加快項目實施作為歷下區發展的根本。”以項目建設帶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歷下已奮力掀起全省首善之區建設新高潮。
      全年計劃竣工15個過億元重點項目
      項目是支撐經濟增長和城市發展的關鍵,沒有項目就沒有發展,沒有大項目就沒有大發展。今年,歷下區將繼續圍繞拆遷項目抓清零、建設項目抓進度、策劃項目抓落地,切實提高項目運作實施水平。
      “把握‘東拓、中疏’重要戰略機遇,在東部重點做好泛中央商務區連片開發,在老城區做好‘雙減雙增’文章。”謝兆村說。具體而言,就是策劃啟動歷下大廈、文博西、丁家和長嶺山等重點片區,打造與中央商務區相配套的高端產業溢出帶;在老城區,則突出歷史文化傳承、城區形象提升和城市功能完善,以解放路為軸做好解放橋、東郊飯店等片區規劃策劃,形成老城新區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
      今年,歷下梳理了68個過億元重點項目,其中預開工項目24個,計劃竣工項目15個。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將督促開發建設單位加快進度,力爭盡早投用。此外,繼續統籌推進征收拆遷,盡快完成機床四廠、鐵職二期等8個項目拆遷掃尾,推動3300畝土地掛牌出讓,確保全面完成省市棚改考核任務。針對群眾關心的零星棚戶區改造,專門列支了1.5億元財政資金,探索改造路徑,妥善解決城市“孤島”問題,著力改善群眾居住環境。
      1.8億元專項用于園區產業扶持
      前段時間,國務院批復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歷下作為國家和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的雙試點,把園區建設作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業態提檔升級的重要抓手。在全區層面,由區發改委總牽頭,負責園區規劃和政策制定;在每個園區,都明確由具體部門搭建平臺,成立專業運營機構,負責園區建設的具體實施。
      今年,歷下區列支了4.16億元的區域發展資金,其中1.8億元專項用于園區產業扶持,“只要產業成長性好,有發展潛力,能夠為歷下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歷下就將給予大力扶持,”謝兆村表示,“用有限的財政資金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建設,吸引龍頭企業入駐,帶動相關產業集聚發展。”同時,按照“一園一策”的原則,歷下還會在園區企業準入標準、考核評估、退出機制等方面制定專門辦法,保障園區健康發展。
      針對目前部分園區已經基本飽和的現狀,歷下將多渠道拓展空間,為企業入駐創造條件。在人力資源產業園建設方面,歷下將盡快啟動中央商務區核心園建設,形成“主園+分園+基地”的集群發展模式;對泰府廣場—紅尚坊、東關電子科技大廈、輕騎廠地塊等低效載體加大盤活力度,打造國際創意、先進制造和文創產業園。
      真金白銀吸引創新人才和企業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是歷下新一屆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兩大戰略之一,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必然選擇,而做好創新驅動離不開人才的智力支撐和企業的科技創新。
      今年,歷下在人才引進和高新技術企業扶持方面,拿出了更多的真金白銀,對駐區企業新引進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分別給予每年1.8萬元和1.2萬元的政策補貼;對駐區重點企業的高管,也將給予人才獎勵,引導更多優秀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加快集聚。對高新技術企業,歷下將進一步完善政銀企合作平臺,建立企業聯盟,為企業融資、成果轉化搭建橋梁,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重大科技專項給予100萬元的資金支持,全力促進高新技術企業做大做強。
    編輯:吳曉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