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一網通辦精準服務

    歷下殘疾人可在家“呼叫”服務

    發布日期:2018-12-03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近日,歷下區智慧殘聯綜合業務平臺(二期)上線,覆蓋全區99個社區21個村。全區8000多名殘疾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在手機APP上辦理求職申請、就業補貼、康復、社會保障等業務;通過區殘聯及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三級網絡的覆蓋,可隨時接受殘疾人的申請,并為其辦理相關業務。
      據介紹,二期項目是一期內容的新增和延伸。該項目于2018年開始實施,歷下區投入資金75萬元,著力建設“互聯網+精準服務”及深化數據分析應用,全面提升基層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已基本實現“一網通辦”。目前,區殘聯的信息化建設不僅融入市殘聯的信息化建設,還融合到全區的信息化建設之中,實現了從各自為戰的“信息孤島”到各部門信息互通共享的“信息島鏈”的轉變,實現了信息高度集成、數據資源統一規劃、用戶信息統一管理的目標。
      送到家里的精準服務
      在手機APP的頁面設置上,歷下區殘聯針對殘疾人需求,細化為康復、求職、創業、教育培訓及愛心公益善舉、志愿者服務等領域,頁面設計簡單易學。“以前,如果殘疾人需要這些服務,總要跑一趟。”歷下區殘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只需要在手機上操作,工作人員終端立即就能受理申請,并逐級上報,免除了他們出門不便的困難,也提高了服務效率。”在歷下區,基層殘聯對殘疾人服務事項已基本實現全部網上辦理,優化、重組基層殘疾人工作者的業務流程,更好地實現管理、服務提升。
      而通過APP對特定殘疾類型的殘疾人搭建服務平臺,以輕度殘疾人為重度殘疾人服務、以殘保金購買服務等創新模式,解決殘疾人就業、康復服務、生活服務雙向匹配的需求,并實現物聯網+助殘服務的新型服務模式。殘疾人通過手機APP可以按需呼叫社會服務,志愿者的免費服務與殘聯購買的社會服務相搭配,全方位為殘疾人提供服務。
      數據共享讓部門聯動更有效率
      服務殘疾人是需要各方面協同發力的事業。市區兩級殘聯、區級各個部門,彼此間要建立一個數據交換共享系統,才能更好地為殘疾人服務。歷下區在開展這項工作之前,就向軟件開發公司提出了這一要求。目前,歷下殘聯APP采用規范、安全的數據交換,同步、異步復制機制,實現實時或定時、自動化的數據交換共享。
      在縱向上,與市殘聯、省殘聯、中殘聯的各系統實現無縫連接,實現數據互通;橫向上,則實現與區屬各職能部門、殘聯附屬機構和人社、民政、就業單位、康復機構等第三方機構的數據互聯互通。在業務關聯、數據共享的基礎上,更全面、及時地掌握全區殘疾人的狀況與需求,為殘聯跨部門綜合業務開展和評估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實現從供給管理向需求管理的轉變,準確妥善解決殘疾人社會保障問題。
      殘疾人全生命周期數據分析
      殘疾人全生命周期數據分析系統是歷下區殘聯數據收集利用的主體。通過智慧殘聯綜合服務平臺(一期)項目的建設,形成了歷下區殘聯業務數據庫,本期項目的建設已在一期殘疾人全生命周期數據平臺的基礎上深化數據應用,使數據準確、完整、有效,做到數出一源,底數清、情況明、動態更新,通過對各項數據及政策的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支持。
      全區8000多名殘疾人都有了完整的電子檔案,既實現紙質檔案向電子化的轉變,也提高了殘疾人檔案的防偽水平。更重要的是,這些數據在后臺一目了然,在提高服務效率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失誤率。殘疾人辦事跑腿更少了,甚至不跑腿,“這才是一網辦理、機構互通、數據共享的目的。”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歷下區殘聯將針對視覺障礙、聾啞人,在手機APP終端設置語音播報、手語小視頻等,讓精準服務實現“無障礙”。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