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七十載奏響跨越發展最強音 新時代勇立潮頭譜新篇

    歷下奮力開創全省首善之區建設新征程

    發布日期:2019-11-21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歷下猶如一首詩歌,吟唱出濟南千年古城的深厚底蘊;歷下就像一首戰歌,奏響了泉城兒女頑強拼搏、奮斗不息的精彩樂章。11月20日上午,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以“新時代新機遇 新歷下——奮力開創全省首善之區建設新征程”為主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歷下專場發布會,全方位展示歷下區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成就。
      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奮進,歷下區始終與時代同步、與祖國同行。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歷下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聚焦全省首善之區建設,凝心聚力促改革,堅定不移謀發展,一心一意惠民生,用擔當詮釋忠誠、憑實干扛起責任,連續榮獲全國文化先進區、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全省雙擁模范區、省級健康促進示范區、全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團結拼搏、銳意進取、充滿活力的現代歷下在全省競相發展的新征程中繼續領跑向前。
      加速產城融合 項目引領發展聚焦動能轉換打造“現代歷下”
      八大百億級產業蓬勃發展,產業金融、商貿流通兩大產業集群向千億級邁進,全區金融機構總數達700余家,實現金融業增加值超過350億元,占全市總量的40%以上;總部經濟更加聚集,市級認定總部企業達42家,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全區“億元樓”達33座、“月億樓”3座……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歷下區堅持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統領,區域經濟發展不斷實現新躍升。
      始終堅持“項目為王”,歷下區三年來累計實施過億元重點項目77個,累計完成投資910.71億元,奧體金融中心、博鰲大廈、中國人壽大廈、華潤萬象城等一大批商業商務載體投入使用,為更多高端優質企業落戶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全區市場主體即將突破12萬戶,累計注冊資本金達1325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961家,為全區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新時代造就新機遇,以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和國際金融城產業金融集聚區建設為帶動,歷下區牢固樹立產城融合、集約開發、品質建設的發展理念,堅持“拆、改、留、建”并舉,城市功能進一步優化重塑。國際金融城崛起成峰,“山泉湖河城”五座超高層拔地而起,三縱三橫市政道路、地下環線全面完工,和泰人壽、渣打銀行、恒豐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近120家紛紛入駐,擁有微軟、甲骨文等世界500強企業8家,省級總部近30家,山東的“華爾街”、濟南的“曼哈頓”雛形初現。
      精細治理城市 巧妙破題“中疏”躍升城市品質建設“大美歷下”
      城市品質提升,帶來的不僅是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回應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歷下區發揮“繡娘”精神管理城市,強力推進棚改舊改,近三年累計實施拆遷項目25個,完成征收拆遷1萬余戶、256萬平方米,開工安置房8296套。零散棚戶區改造在全市率先破題、首戰告捷,東箭道、按察司街、運署街、小南營等地塊700余戶居民實現整體外遷,搬離破舊潮濕的低矮平房,打造了零散棚戶區改造的歷下樣板,實現“中疏”戰略逐步破題。
      歷下區以補齊短板、提升品質為重點,強力推進城市更新。近三年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307個,拆除違章建筑634萬平方米,老舊居民樓加裝電梯126部,為1萬余戶居民安裝了燃氣、暖氣,著力打造舒適宜居生活環境。同時,突出泉城特色和泉水文化,完成大明湖路、趵北—黑西路街區更新,貢院影壁、明城墻遺址完成修繕,芙蓉街、百花洲等老街古巷華麗蝶變,掛牌成立全省唯一的國家傳統工藝工作站,成功承辦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流光溢彩、詩畫夢幻的“明湖秀”展演成為夜游泉城的新景點,明府古城正張開廣闊的胸懷,全面弘揚齊魯文化、展示泉城風采、講述歷下故事。
      堅持以人為本 彰顯民生溫度聚焦民之所盼繪就“幸福歷下”
      民生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品質。歷下區扎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人為本、民生為重,以更高標準推動社會事業穩步發展,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這里,社會保障更加有力。三年來累計發放各類救助補貼近3億元,新增城鎮就業18.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新增街道綜合養老中心10處,改造提升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1處,群眾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這里,教育惠民成果豐碩。基礎教育設施建設三年規劃加快落實,盛和小學、甸新佳園等17所學校、幼兒園投入使用,讓更多的孩子在家門口享受更好的教育。這里,打響“健康歷下”品牌,新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4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人群達16.7萬人,順利通過省級健康促進示范區評估驗收。這里,社區服務功能更加完善。歷下區深入實施“一領四治”工程,“全科社工”服務模式逐步推廣,成功創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社區成為了群眾愿意來、經常來的溫馨家園。聚力“一次辦成”深化“雙招雙引”
      創新驅動營造一流發展環境
      歷下區大力弘揚新時代改革開放精神,不斷加快改革創新步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鮮活力。該區在全市率先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審批模式,扎實推進“多證合一”“流程再造”,行政審批時限提速43%,企業注冊最快一天就能辦完。發起成立了金融企業聯盟、投資者聯盟、中小企業發展聯盟等服務平臺,為企業搭建了促進合作、強化交流的橋梁。落實落細重點企業聯系人制度,扎實開展“遍訪民企”活動,上門送政策、送服務,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聚力“雙招雙引”,歷下區積極拓展招商引資渠道,渤海灣港口集團、省鐵投集團等百億級企業順利入駐,和泰人壽、恒豐銀行等全國總部加快聚集,BP石油等世界500強、優客工場等“獨角獸”公司相繼落戶。泛北方區域性簽證中心開辦運營,成功承辦有2萬名海內外選手參加的泉城(濟南)馬拉松賽,向世界展示了濟南魅力、歷下風采。同時,歷下區著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匯集了合作院士、“千人計劃”、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市級以上人才工程人選1800余人,為全區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勁智力支撐。
      歷下區將科技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強勁動力源,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1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3家;“互聯網+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上云”企業3300家,以山東人工智能產業園和歷下軟件園為代表的科技產業集聚區加速崛起,科技金融大廈正在致力打造為省會濟南最具活力的“雙創”共同體,一批“專精特新”企業競相涌現,科技產業正成為歷下發展新的增長極。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