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全民科學素質的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茖W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之一,今年以來,歷下區科協以黨建統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統籌做好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科技工作者等各項工作,著力構建全域科普陣地。先后被中國科協評為“2019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山東省2019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歷下區第十屆社區科普大學運動會等三個品牌活動被評為“山東省2019年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
追科普、學知識——社區科普惠民深入人心
立足新時代,面對新形勢,歷下區科協充分發揮科普的社會作用,調動各方面做好科普的積極性,讓科普成為受人尊敬的事業,建立起“區科協—街道科協—社區科普工作站”的三級工作網絡,持續將社區科普惠民工作推向深入。
3月20日,一堂“悅享生活 放心出游”的旅游知識講座在青年東路科普大學舉辦。如何識別旅游陷阱、判斷不合理的低價游,怎樣選擇一款好的旅游產品?在這堂旅游知識課上,來自省銀座旅游集團的工作人員通過講解已經發生的案例,為大家支招。通過專業講解,居民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對如何選擇旅行社、如何甄別騙術有了充分的認識。
今年以來,歷下區在轉山西路和趵突泉社區成立兩所科普大學,截至目前,全區科普大學已發展至73所,學員達到3760人。
從“被科普”到“追科普”,市民接受度越來越高,歷下區的社區科普大學成為老百姓喜愛和受益的惠民工程、科普源頭,備受“追捧”。“精準發力,學員們缺什么我們就學什么,力求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市科協社區科普大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科普大學創新課程設計,以“內容為王”,圍繞熱點科學事件、重大科普節日、中國傳統節日等策劃開展課內外科學教育活動。同時,分類梳理不同階段、領域、人群的多樣化需求,科學規劃教學活動內容,不斷深化社區科普大學在居民心中的影響力和教育作用,由點及面產生“輻射”效應,達到一人學習、全家受益的效果,實實在在做到服務于民、惠之于民。
積極開展“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專項行動”。廣泛發動區教育局、區醫院等素質綱要成員單位和各街道科協、企業科協、區屬協會,積極動員身邊的黨員、群眾、科技工作者以及親朋好友,進行“科普山東”微信公眾號的注冊、學習,形成上下聯動、共同推進的活動態勢,取得良好效果。
實施“山東省科普示范工程”項目申報工作。推薦濟南市盛福實驗小學參加“山東省科普示范學校”項目的申報,并于9月入選省科協“山東省科普示范學校”序列。
做好數字科普平臺終端運行情況確認工作。今年5月中旬,針對2013年為各街道、社區配備的73臺終端設備開展了摸底調查,登記在冊。結合黨員“雙報到”工作,幫扶泉城路街道臨湖社區成立科普圖書室,并為社區青少年提供5節科學微課堂服務。
強基礎、重建設——科普體驗中心成為服務主平臺
“機器人表演真有趣!”“4D影院太震撼了!”“現場體驗地震的感覺,真實!”……在歷下區建新街道解放路社區科普體驗中心,前來參觀的市民和學生連連發出這樣的驚嘆。社區科普體驗中心已成為民生科普服務的主要平臺,這樣先進的科普中心正在發揮著各自的作用,為社區居民服務。
今年以來,歷下區科協投資100萬元新建建新街道解放路社區和千佛山街道佛山苑社區兩所社區科普體驗中心。新建的同時還加大了對現有社區科普體驗中心的升級改造,投入10萬余元對文東街道和平路社區科普體驗中心進行了升級。
進學校、組賽事——打造青少年科學素質教育樂園
科技創新大賽是青少年階段“含金量”最高的一項科技賽事。在今年舉辦的第34屆山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歷下區選手共取得省一等獎17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5項,并有5個項目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比賽。在第19屆山東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歷下區共取得省一等獎6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4項,并有一個項目進入國賽角逐。兩項賽事,歷下區一等獎獲獎總數位列全市第一,向社會展現出了良好的素質教育成果。
開展紅領巾創未來主題活動。同步推進科學普及與專業競賽,以校園科普吉尼斯挑戰賽、科普微實驗、科技創新競賽及學校特色科普展示為形式,營造人人重視科普工作、青少年積極參與科普活動的氛圍。
在歷下區科協的推動下,豐富多彩的校園科技節遍地開花。2019年,歷下區各學校普遍開展校園科技節,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同時,還為泉城中學配備了10臺電腦,加強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平臺建設,并成功承辦第十二屆濟南市青少年科技節閉幕式。
提素質、優服務——為企業升級發展“添智”
8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在中鐵十四局集團舉行。錢七虎院士工作站的落地是歷下區科協開展“雙招雙引”工作、快速推動院士專家工作站創建的豐碩碩果。雙方將充分利用院士專家工作站創新平臺作用和協同創新優勢,在重大項目研發、高層次人才培養、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科技研發步伐,培育新動能,推動建筑工程產業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歷下區科協加大了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創建力度,本年度創建院士專家工作站19家,其中院士站13家、專家站6家,創建通過率達94.7%,高于全市86.2%的通過率,為年初市科協確定的新建院士專家工作站2家任務目標的9.5倍,圓滿完成了全年創建工作。
發揮自身優勢為企業熱情服務,定期開展走訪活動。到歷下控股集團等8家大型企事業單位傾聽企業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建議,宣傳并對接相關優惠政策的實施。關注中小微企業發展,調研微軟濟南金融科技企業孵化平臺,了解入駐的20余家科技類中小微企業情況,暢通科技工作者創業扶持政策的渠道,為企業發展助力。
4名科技工作者被評為濟南先進科技工作者。山東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王衛國等4位科技工作者被濟南市選樹為先進科技工作者,山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綿松被濟南市選樹為濟南市青年創新先鋒。
舉辦“海智項目”商討會。在4月份舉辦了合成生物學聯合實驗室商討會。5月30日,在濟南科技金融大廈召開全區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禮贊共和國 追夢新時代”系列科普活動啟動儀式,5位市級優秀科技工作者獲頒證書,為10所新成立的企業科協授牌。
加強企業科技工作者培訓。組織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智能化革命》培訓講座。
推活動、樹品牌——精心塑造科普宣傳“華麗身影”
12月11日,第六屆歷下區青少年電腦機器人足球積分聯賽在濟南市大明湖小學開賽。來自歷下區17所中小學校足球機器人代表隊的隊員及教練員參賽。歷下區青少年足球機器人積分聯賽歷經六屆,已成為歷下區青少年科普活動的一個傳統項目。
積極開展移動式球幕科普影院巡展活動。“移動式球幕科普影院”使科普宣傳變得更加形象生動有效,自2016年9月啟動以來,連續三年為全區中小學生開展了巡播展演活動,平均每年流動4個學校,4000多名學生觀看到了自己喜愛的科普影片,實現了科普傳播的全覆蓋。
舉辦了歷下區第十屆社區科普大學運動會。今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在泉城中學成功舉辦了歷下區第十屆社區科普大學運動會,全區11個街道辦事處的1200多名學員參加了活動;承辦2019年濟南市防范邪教宣傳日(周、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