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主次干道,秩序井然的交通疏導,整齊劃一的停車位,隨處可見的文明宣傳標語,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志愿者和網格員……一幕幕全民參與、齊抓共建的畫面成為歷下創城常態,一幅以文明為底色的城市和諧發展畫卷在歷下區徐徐展開。
11月10日,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公布,濟南市再奪第一,實現年度測評“三連冠”。歷下區作為濟南核心城區,以實干擔當和“繡花精神”,堅持“為民、靠民、不擾民”的工作理念,圍繞建設一流國際化中心城區目標,以全域全員為創建主力軍,以志愿服務為創建“動力機”,以網格治理為創建“助推器”,著力推進創城常態長效,提升城市品質功能,讓市民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創城紅利”,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創建大格局,以多彩的音符譜寫了一首動人的文明之歌。
志愿助力 團體聯動 構建全員參與大格局
文明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創城工作絕不是政府自彈自唱,而是要緊緊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形成人人參與、齊抓共建的強大合力。
今年68歲的退休老黨員魏增英迎來一個新的身份—“小燕子”。原來,為扎實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動員廣大居民維護社區環境,大明湖街道縣西巷社區成立了“一個屋檐下”志愿服務隊,加入即可成為“小燕子”。眾人拾柴火焰高,燕子紛紛來筑巢。如今50余名“小燕子”紛紛“飛”來社區,清掃路面垃圾、擦拭樓道扶手、發放宣傳材料……看著“顏值”不斷提升的社區,魏增英不禁贊嘆志愿隊伍帶來的強大力量。
激發全民參與熱情,凝聚志愿團隊力量,大明湖街道縣西巷社區的創新做法,正是歷下區以志愿服務推動文明城市創建的生動體現。在創建過程中,歷下區堅持“志愿引導、全員參與”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志愿服務在文明城市創建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區開展“助力創城志愿同行”主題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引導機關干部、社區居民、“雙報到”單位黨員等志愿者,開展入戶宣傳、文明勸導、環境整治、秩序維護、樓道清理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
集聚全民參與力量,需健全工作體系,才能保證志愿服務有效助力文明城市創建。歷下區以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為抓手,著力推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研究出臺志愿服務激勵回饋辦法,建立志愿服務積分通存通兌、延時使用制度,以及以志愿服務時長為基礎的星級評定制度,實現了對志愿服務的激勵和禮遇措施法定化。建設區級志愿服務中心,完善區、街、社區三級志愿服務隊伍,搭建全區統一的、PC端與移動端相結合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平臺,實現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務團隊注冊登記、志愿服務活動發布、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務項目超市、志愿墻、積分商城等多項交互式功能。截至目前,全區注冊志愿者15.8萬人、志愿服務團隊1200余支,借助平臺組織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300余場,報名參與活動的志愿者達到1萬余人次,累積活動總時長近2.4萬個小時。培育打造了“小院茶攤”“開心益課”“和美庭院”等一批文明實踐品牌,涌現出房澤秋志愿服務驛站、銀齡義工聯盟、張剛大篷車等眾多志愿服務品牌團隊。
這是歷下區持續推進智慧創城的創新舉措。歷下區廣大志愿者用實際行動展現出歷下市民良好的精神風貌和道德風尚,用“星星之火”點亮一條溫暖的文明城市創建之路。
網格治理 精準滴灌 推動文明創建精細化
日常巡查中,泉城路街道臨湖社區和鞭指巷社區的“胡同管家”周建國發現多條老胡同內存在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的現象,嚴重影響居民生活,需及時清理,便立即在網格內吹哨。隨后,網格長、胡同管家聯合交警、城管、物業、停車運營公司等專業力量第一時間報到,連夜摸排轄區可疏導點位,實地測量勘察胡同路口,每日不間斷清運共享單車200余輛。經過多方力量的努力,第一時間將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
這次整治行動正是歷下區以網格治理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的一個縮影。文明創建,網格先行。歷下區將全區134個社區、村(居)統一劃分為1214個基層治理網格,將人、地、事、物、組織全部納入網格管理,實現網格化服務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也為創建工作打造了一條“先畫格子再繡花”的特色創建路徑。
走好這條特色創建路徑,配齊人員力量是關鍵。歷下區在每個網格都設置了網格指導員、網格長、專職網格管理員、網格信息員,同時將公安、交警、城管、執法、環保等13個職能部門的執法人員和法律服務、社區衛生、心理咨詢等社會專業力量整合配屬到網格,作為專業力量參與網格化服務管理,實現了“基礎力量一員一格,專業力量一員多格,聯動力量一格多員”。此外,歷下區在轄區常住居民中選聘了910名專職網格管理員,解決了“8小時之外”服務群眾的難題,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凝聚起強大基層動力。
網格力量集聚,文明城市創建之路隨之變得細心、貼心。如今,歷下區將“創城”和“網格”有機結合,以網格化推動創城,用創城檢驗網格化,下足“繡花功夫”,補足創城短板,真正實現了事情在網格內處理、問題在網格內解決、創城在網格內達標。
從13時51分文化東路街道和平路第三社區網格員李俊華接到居民反映,到14時02分,街道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環保等科室組成聯合執法組到達現場、處理完結,前后只用10多分鐘就解決了一起有關油煙擾民的投訴。
李俊華的事例也正成為網格治理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高質高效開展的常態。歷下區創新打造區城市運行指揮中心,采用網格小循環、街道中循環和街呼區應大循環等流程,形成事件發現、處置、流轉、辦結、反饋、評價的閉環高效處置。如今,歷下區的網格員通過掃描“歷碼辦”二維碼,就能及時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的問題上傳系統處理反饋。“小網格”助推創城“大作為”,歷下區網格治理不僅讓文明城市創建之路變得更有溫度,也成為創建工作的助推器,推動創建“步伐”快速高效前進。
統籌管理 長效推進 實現創建工作常態化
創建文明城市,絕不是一陣風式的運動,而是通過常態長效工作,進一步推動創建工作開展,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完善城市品質功能。
為推進創城常態長效,鞏固文明創建成果,歷下區在健全機制上花大力氣,在保常態、見長效上下真功夫,深入貫徹落實全市“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加快打造魅力泉城”行動動員大會精神,召開全區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制定創城常態化實施方案,以方案為統領,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通痛點,深入開展理想信念培育和城市管理、社區環境、文明新風倡樹等“十大提升行動”,以全力破解城市管理、市容市貌、園林綠化、社區環境、交通秩序等方面的頑瘴痼疾。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除了開展志愿服務提升行動外,歷下區還以多舉措助推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化。開展理想信念培育行動,深化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宣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用主流價值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開展城市管理提升行動,提升環衛保潔管理水平,加強市容市貌綜合整治,不斷完善城市品質功能;開展園林綠化提升行動,提升城市生態景觀品質,提高園林綠地管養水平,使城市“顏值”不斷提升;開展社區環境提升行動,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深化社區環境綜合整治,構建文明和諧社區環境;開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動,全面整治停車秩序,改善道路通行秩序,共建文明交通環境;開展文明新風倡樹行動,深化文明創建主題活動,提升公益廣告宣傳品質,讓文明理念隨處可見、深入人心;開展窗口服務提質行動,完善窗口單位服務設施,提升窗口單位服務水平;開展文化體育惠民行動,廣泛凝聚歷下文化精神;開展未成年人關愛行動,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持續推進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為文明城市創建奠定堅實基礎。
創城為民不為名,創城靠民不擾民。歷下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創建工作作為改善城市環境、提高社會服務水平的助推器,作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的突破口,不斷推動創建工作常態化、長效化,著力讓文明之花開遍歷下,讓“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從根本上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細化、科學化、標準化水平,為高質量建設一流國際化中心城區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