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有專門的長者食堂,就餐還能有補貼;高齡、失能老人無人照料,在家門口就能“一站式”享受專業醫療服務;居家照護智慧管理服務周到,越來越“適老”……截至目前,歷下區共建有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5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46處、專業養老服務機構8處、54家社區長者助餐服務站,為3000戶獨居老人安裝智能設備提供“親情E聯”智慧照護,著力構建“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全輻射、老年人助餐服務全規范、居家養老全保障”的養老服務體系,真正讓轄區老年人養有所依、心有所安。
走進位于歷下區東關街道長北社區長者食堂,飯菜的香味撲鼻而來。“這里的飯菜不咸不油,價格也便宜,適合老人吃。”住在附近的李福美幾乎每天都會來這兒買午餐。
隨著全市推進長者助餐工作政策的出臺,今年歷下區出臺《關于推進長者助餐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率先在市級就餐補助的基礎上,對歷下區戶籍老年人再增加同等補助,惠民力度再升級。目前,全區54家社區長者助餐服務站已累計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8.5萬余次,補助助餐資金11萬余元,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得舒心、吃出幸福感。
“大家一同跟隨音樂來做操。”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區康橋養老服務中心護理員徐敏正帶領爺爺奶奶們做健身操。
“離家近,我們可隨時來探望。”尹女士告訴記者,因自己工作原因無暇照顧92歲的母親,便將母親安置在此,“工作人員照顧得很妥帖,老人住得很開心。”
像這樣能為轄區老人提供集休閑娛樂、醫養康護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歷下區已有建成15處,另有提供短期托養、膳食供應等服務功能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46處。
“今年,我們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繼續加大全區養老服務供給擴容增量,分別新建40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及長者配餐點,實現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超過90%。”歷下區民政局正處級領導干部石榮強介紹。
此外,“親情E聯”服務項目作為歷下區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自去年10月實施以來,目前已全面鋪開。“今年,我們將繼續探索升級全區智慧養老平臺4.0版,研發居家養老線上監管功能,同步升級‘親情E聯’服務功能,將志愿服務、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社區衛生站等公益資源鏈接入平臺。進一步完善‘政府關愛為主導、家庭關愛為基礎、社區關愛為重點、社會關愛為主體’的多元參與、覆蓋廣泛的老年人服務體系,讓老年人更有獲得感,在歷下幸福養老。”歷下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