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策劃組織了“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6月10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首場發布會,介紹歷下區有關情況。
全區稅收“億元樓”40座
圍繞“傳承紅色基因 砥礪奮進前行奮力走在強省會建設最前列”,歷下區委書記江山介紹,近年來,歷下區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中實現“十三連冠”,推動各項工作在全省領先領跑。2020年,完成GDP1910億元、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1.6億元、居全省第3位。全區各類金融機構超過700家,金融業增加值420億元、占全市總量的44%;市級認定總部企業49家、占全市1/3,全區稅收“億元樓”達40座、“月億樓”3座,數量全省第一。
歷下區全面融入“東強、中優”發展戰略,不斷提升城市發展能級。中央商務區已建成高端載體300萬平方米,“山泉湖河城”五座超高層拔地而起,代表“泉”的華潤超高層已率先封頂,代表“山”的綠地國金中心已建至350米,引進各類高端企業500余家,包括世界500強企業14家,省級金融機構40余家,區域性總部企業200余家,正逐漸成為最能代表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形象的標志性區域。明府古城生機勃發,多方籌資70億元,正式啟動將軍廟、芙蓉街-百花洲兩個歷史文化街區征收保護。
連續兩年全省營商環境評價第一
當前,自貿試驗區建設全面起勢。引入深圳天安云谷模式,高標準建設中央商務區企業服務中心,開設全國首家自貿區金融商學院,為企業提供7大類188項服務。
對標世界銀行評價體系,歷下區還大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32項舉措等,企業平均開辦環節壓縮至2個,申請材料減少40%,連續兩年獲得全省營商環境評價第一名。
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36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3家,省級“瞪羚企業”9家。匯聚泰山學者等市級以上人才117人,吸引國內外頂尖學者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32處,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均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此外,歷下區還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成功上榜中國社會治理百強區。全區20個村全部實現撤村建居,131個社區圓滿完成社區“兩委”換屆任務。用心用情做好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作,近3年共解決市民、企業訴求近55萬件,辦結率、滿意率分別達99.9%、97.6%。大力實施基礎教育設施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各類學校62所,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到更加優質均衡的教育。
打造國際化一流中心城區
歷下區委副書記、區長楊傳軍介紹,歷下區將加快打造實力雄厚、精致魅力、開放融通、生態宜居、文明善治的國際化一流中心城區。
加快實施中央商務區西片區、千佛山北入口等項目征收,全力服務保障58個區級重點項目建設,實現城市有機更新。瞄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央企、省企等重點目標,充分發揮濟南中央商務區招商聯盟和“城市合伙人”等平臺作用,全力開展二次招商、以商引商、社會化招商,吸引聚集世界頂尖資源,實現項目接續發展。
新時代文明實踐百姓劇場啟用
歷下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教育工委書記王海清介紹,歷下區委將不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入“心”、見“實”。其中,啟用全市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百姓劇場,精心打造全天候向市民開放的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空間。借助轄區齊魯書社原址等紅色陣地,打造“紅色路線”。截至目前,全區已組織4萬余名干部群眾開展現場教育429次。
歷下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武毅介紹,前期,歷下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將紅色故事轉化為教育教學資源,開展了一系列預熱活動,紅色主題話劇《起來》(鄧恩銘)在全市連續演出3天,后期將在全省乃至全國巡回演出。下一步,歷下區將聚焦歷下特色,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從室內轉向戶外,其中,整合濟南古城、泉城路、大明湖等紅色資源,選取19個紅色點位,以中共一大到十九大的歷史變遷為主線,打造3-4條互動式、沉浸式“紅色路線”,開展“行走”系列活動。計劃于6月中旬啟動“行走中的黨課”,“七一”前邀請“雙報到”單位、企業員工、高校師生等分3期感悟“行走中的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