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上午,全省雙擁模范城(縣)命名暨雙擁模范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在濟南召開,平陰縣再度榮膺“全省雙擁模范縣”稱號,實現了“八連冠”。
平陰縣歷來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植根于“軍民魚水一家親”的魚水情誼鑄就了平陰所特有的雙擁文化和雙擁精神。回顧四年創建路,見證了平陰雙擁工作的持續深化。
四年來,平陰縣委、縣政府和駐平部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把雙擁工作作為一個品牌來打造,作為一項事業來推進,作為一種文化來培育,強化措施,開拓創新,有力地推動雙擁工作持續健康發展,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顯著成效。
四年來,平陰縣圍繞部隊“前方、前線、前沿”,緊盯官兵“急需、急盼、急用”,出實招、落實效、辦實事,全面提升保障實力。強化組織領導、聯席會議、檢查考評“三種機制”,進一步發揚“有事無事常來往,大事小事多商量”的雙擁聯絡議事傳統,推動解決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實現了雙擁工作協調聯絡的靈活性、及時性和有效性。堅持把雙擁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全縣各級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全縣年度考核評比“三個納入”,發揚“特事特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優良傳統,持續加大經費保障。鞏固雙擁工作中成員單位管一面、鎮(街道)管一塊、村(社區)管一點的“三管模式”,構建起了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形成了落實“實惠”加“優待”,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蓋,高效落實的雙擁工作新根基。
四年來,平陰縣以“高揚主旋律,共譜雙擁情”品牌建設為總攬,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提升為目標,投資1200萬元,實施了烈士紀念園改擴建項目,330余座散葬烈士墓遷入烈士陵園。全縣國防雙擁知識普及率達到100%,人民群眾受教育人次達到20余萬人次,全縣適齡青年參軍報名率一直保持100%。
平陰縣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五有”“全覆蓋”的要求,全面建成全縣三級服務保障體系,真正實現退役軍人活動有場所、訴求有渠道、解困有平臺,服務零距離。變“坐等咨詢”為“主動上門”服務,成立了以專職聯絡員為骨干的“紅色初心服務團”“紅色初心宣講團”,“四統一”進村、入戶對全縣2萬名優撫對象開展特色服務,在政府和優撫對象之間搭起一座“連心橋”。
平陰縣委、縣政府遵循“謀發展同步固國防,搞建設同步興武裝,抓經濟同步強戰備”的工作理念,進一步推進雙擁工作良性互動、快速發展。通過實施“精準擁軍”,為部隊建設主動上門服務;實施“精準優屬”,深入開展優撫對象精神撫慰活動;實施“精準回饋”,支持地方經濟建設。一大批好事、實事讓官兵感受到了駐地的溫暖,對退役軍人的貼心服務受到退役軍人歡迎。平陰收到了駐平部隊的傾力回饋,部隊在疫情防控、走訪慰問孤寡老人和貧困戶、愛心助學等方面展現了官兵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