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在濟南市公共資源交易領域,中標企業等待“喜訊”將不再望眼欲穿。9月16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由市發改委牽頭市直8部門簡化公共資源交易項目辦理流程,中標通知書的審核、打印、備案工作實現網上運行。全市公共資源交易項目中標通知書發放省卻多個蓋章簽字環節,招標人網上自行打印中標通知書成為現實。
按照以往規定,企業在中標后,需拿到中標通知書后,才能簽訂合同并辦理開工許可手續。原流程有7個中間環節,招標人需集齊5個簽字印章,要在交易中心和行業主管部門之間至少跑兩趟。對此,市發改委通過應用二維碼和電子水印防偽技術,實現通知書網上打印功能,既保證中標通知書法律效力,又免去了招標人到窗口打印的環節。并將交易行為的現場監督變為線上監督,紙質材料線下審核轉為電子化線上審核,省去行業主管部門監督人簽字、行業主管部門和招標代理機構蓋章等環節。
“合同標的額為幾千萬元的項目,少跑一趟、加快一天,就能省出幾十萬元的費用。”一位剛中標全市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企業負責人介紹,少了集章簽字的奔波往來,不光省下可觀的“費用”,還能減少合同履約的風險,更能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據市發改委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擴大“一次辦成”改革成果,市發改委正在積極推動公共資源交易的全流程電子化,研究制定電子交易規則制度,督促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加快“三大平臺”及大數據分析系統建設。據統計,截至8月底,今年濟南市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已達7739個,交易額達156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