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我市開展五大行動

    推動河長、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

    發布日期:2019-03-07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如同一家之長,一河、一湖之長擔負著河湖管理和保護的重任。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濟南市實施“五大行動”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工作方案》,將通過集中開展劃線定界、清違整治、秀美河湖、精細管護、共管共享“五大行動”,著力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護機制,加快實現“河暢、湖清、水綠、景美、宜游”工作目標,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強有力支撐。按片“劃清界限”責權明晰保護河湖
      據悉,我市將深入開展“劃線定界”行動,確定河湖范圍。通過劃定管理保護范圍,科學評價河道保護、治理、利用現狀,明確界限地理坐標,形成“一河(湖)一圖”空間范圍數據,建立范圍明確、權屬清晰、責任到位的河道管理保護體系,為我市依法管理河道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深入開展“清違整治”行動,實現河湖無違。按照《山東省河湖違法問題認定及清理整治標準》及“深化清違整治、構建無違河湖”專項行動要求,將“清河行動回頭看”“清四亂”等專項行動合并實施,組織轄區各街鎮力量,全力清理整治列入上述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中的各類違法行為,對河湖岸線內垃圾、違章建筑,實施臺賬管理,跟蹤調度,強化督導,完成一項、銷號一項。
      深入開展“秀美河湖”行動,修復河湖生態。充分利用好長江水、黃河水、地表水、中水等水源和現有水利工程,以南水北調輸水干渠、水系連通等水利工程為依托,大力推進河湖生態文明建設,通過連通水系、有水工程、涵養水源、退田還湖(庫)、保護濕地等措施,修復河湖生態,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力爭2019年年底重點河湖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85%以上,主要河湖生態評價優良率達到65%以上。以區縣為單元,采取量化評分的方法,從水文水資源、生物狀況、環境狀況、社會服務功能、管理狀況等5個方面,開展全市首屆“秀美河湖”生態河道評比活動,評選結果向社會公布。倡導“共管共享”理念 讓治水沒有旁觀者
      我市將深入開展“精細管護”行動,加強河湖管理。進一步明確河湖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責任,健全管護機制,落實管護經費。通過購買社會服務、聘用專職河管員等方式,嚴格按照3—5公里設置1名河管員的標準,健全管護隊伍,加大專業管護裝備購置力度,形成“市、區縣、街鎮、村居4級河長+民間河長”“4+1”工作模式。同時,以解決河湖“突出問題”為突破口,以強化“激勵問責”為措施,通過夯實河湖管護網、監控網、責任網,落實巡河“三查三問三落實”工作法,采用“三化兩式一平臺”(精細化、網格化、標準化,管家式、一站式,APP信息化平臺)管護模式,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護網絡,解決河湖管護“最后一公里”問題。
      深入開展“共管共享”行動,發揮河湖效益。狠抓民間河長、義務河長、企業河長、巡河志愿者的選取和落實工作,充分發揮“河小清”“小河長”“志愿服務隊”作用,鼓勵群眾積極舉報涉河湖違法行為,暢通公眾反映問題渠道。通過倡導“共管共享”理念,深入開展“河湖生態治理工程”“挖掘河湖文化、建設無違河湖”“河長制進社區、進學校”等活動,打造河湖親水互動平臺,培養公眾“治水沒有旁觀者”社會意識,讓河湖管理保護、生態文明意識深入人心,讓廣大市民感受河湖生態環境改善成果。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