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羨煞濟南平安城 有幸長做濟南人

    發布日期:2020-05-18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人們常說,平安是福、一路平安、出入平安。平安是人民最樸素的愿望,也是人類孜孜以求的夢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然而,無論是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抑或在資本主義社會,平安都是奢侈品,是屬于少數人的專利。某國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診治“富人優先、名人優先”就是最好的注解。只有在社會主義中國,才能“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平安“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共同享有的福利。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秦傳濱說:“全市政法機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作為政法工作的最高標準,全力推進平安濟南建設,在城市安全綜合排名及社會秩序安全排名、公共安全滿意度調查、中國城市公共安全感調查報告中,都位居全國前5名,是名副其實的‘全國最安全城市’之一。”
      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 人民群眾幸福感滿滿
      過去有一個茶俗——“吃講茶”。老百姓之間發生糾紛,又不愿打官司,便相約去茶館,請仲裁人說理調解。仲裁人和雙方當事人進入茶館前,茶桌上已經擺好兩把壺嘴相對的茶壺。他們落座后,茶博士為他們泡上一碗茶。當茶博士沖第二碗水時,仲裁人把手中茶壺重重一放,調解正式開始。雙方各自陳述理由,茶客們評理調解,最后仲裁人提出解決意見。當雙方起身握手言和時,茶博士會悄悄地把雙方用過的茶壺壺嘴相交,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為快捷高效調解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濟南市政法機關繼承和發揚了“吃講茶”的茶俗,并將糾紛調解工作發展到多個行業、多個領域。
      在濟南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有一檔欄目《有話好好說》,是山東省內首檔調解類公益電視欄目。欄目秉承“化解矛盾糾紛,構建和諧社會”的宗旨,已先后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600余件,調解成功率在97%以上,觀眾親切地稱之“身邊的法律顧問,免費的調解專家”。2012年8月,《有話好好說》人民調解委員會正式成立,欄目的調解工作也因此具有了法律效力,成為多元化解糾紛的重要形式。2019年9月,《有話好好說》升級改版成為大型法律服務融媒系列節目——《家·事》,在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同時,通過一件件群眾身邊的真人真事,以案說法、潛移默化地普及法律知識、傳播法治理念、培育法治自覺。
      在萊蕪區高莊街道,有一個品牌“其欣說法”,有一種共識“有糾紛,找其欣”。其欣全名叫王其欣,是高莊法律服務所黨支部書記、主任。他結合工作實踐創造了熱心服務、耐心傾聽、細心溝通、誠心解難的矛盾糾紛化解“四心工作法”。近年來該所成功調解案件1897件,調解成功率達98%,起到了“調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做到了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應。
      在平陰縣孝直鎮前莊科村,有一個“議事矛調廳”,對村里發生的矛盾糾紛進行調處。該村創新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由五老人員、法律顧問、公安干警、司法所工作人員組成“議事矛調廳”,對鄰里糾紛、生產生活糾紛、宅基地糾紛、征地拆遷補償糾紛等,綜合運用自治德治法治的方式,將大量矛盾糾紛在村里化解。
      濟南市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工作理念,積極構建以人民調解為基礎,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司法調解優勢互補、有機銜接、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建立調解組織6700余個,選聘調解員23700余名,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7600多件。
      93項改革 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
      發展永無止境,改革永無止境。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是政法機關的自我革命,是從內到外的自我塑造,是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重要途徑。年初,市委政法委印發《濟南市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分工方案》,全力推動93項改革任務落地落細落實,切實讓人民群眾享有改革紅利、改革實惠。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天橋大隊車管分所原來在二環北路趙家莊,因地勢低洼、排水管道老舊易堵難修,每逢大雨就變成一片水塘,群眾形象地稱之為“水上車管所”。辦事群眾要坐貨車、鏟車甚至翻越圍墻辦理業務。而且院落面積比較小,無法安裝遮陽擋雨的天棚,辦事群眾要在室外等待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還有群眾夏天中暑冬天挨凍。群眾對此非常不滿,經常通過各種渠道投訴反映。
      為改變這種狀況,經多方協調,2019年5月,該所以搬遷為契機,建設了400米長的機動車查驗專用通道,實行半封閉式“單項循環”,實現了查驗流水、車輛查驗、業務受理和選號制證“一站到底”,將原有4項程序壓縮在“一條通道、四個崗位”內辦結,全程流水線服務,辦結時間從一個多小時縮短到半個多小時,服務效率大幅提升,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為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車蟲子”“分蟲子”和“號販子”等突出問題,設置“高清人臉識別系統”,準確甄別出入頻率較高的非工作人員,實行“黑名單”“白名單”制度,努力從源頭上杜絕“非法中介”的滋生,保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積極推行預約辦、自助辦、兜底辦、延時辦等措施,設置休閑吧、自助售賣機,開放免費WIFI,讓辦事群眾“來時開心、走時舒心、回憶溫馨”,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極大提升。
      2020年2月25日,長清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標的額為5310元的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當事人在十分鐘內就拿到調解書。當事人沒有想到十分鐘內就調解結案,對于1500元賠償數額非常認可,司法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該案是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1月15日頒布《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方案》和《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實施辦法》以來,長清區法院首次適用新辦法、新思路化解糾紛的一次成功實踐。作為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的基層法院,該院按照“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的標準,全力推動司法確認程序、完善小額訴訟程序、加強簡易程序適用、擴大獨任制適用范圍、健全電子訴訟規則等方面的改革,不斷提升辦案質效,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
      30.25萬戶 高增長背后的親人感
      2019年,濟南市新登記市場主體30.25萬戶,總量突破115萬戶,創歷史新高。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落戶濟南,得益于濟南營商環境的魅力,也得益于平安之城的引力。
      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法學會會長辛全龍說:“全市政法機關高度重視法治營商環境建設,先后出臺了《關于依法保障和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濟南市政法領域保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保障復工復產工作要點》等文件,努力為企業發展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山東重工(濟南萊蕪)綠色智造產業城項目計劃總投資1535億元,總占地30.52平方公里,是將新燃料技術應用于卡車、客車、工程機械、農機等領域,整車整機升級為新能源、智能網聯綠色產品的重大項目,是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工程。
      “為服務保障該項目快速平穩推進,成立了區重工項目政法護航工作領導小組,在項目所在地組建‘一站四室’,全力做好以‘重服務、化風險、排干擾、解糾紛、保平安、促創業’為主題的政法護航工作。”萊蕪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訓濤說。一站即政法護航工作站,四室分別是治安警務室、訴訟服務室、法律顧問室和訴求調解室。建立“企業吹哨、政法報到”工作機制,聚焦風險防范、治安管控、矛盾化解、訴訟支持、法律顧問、民生保障、執法便民等重點任務。加大對拆遷村居的巡查力度,主動靠前疏導化解了片家鎮村某村民對拆遷補償數額異議的糾紛,妥善解決了養鴨場、果園等村民訴求。嚴厲打擊了王家樓村某村民以其老宅子丈量不準、故意傷害他人的違法行為,快速查處辦理了村支部書記李某利用職務便利、偽造虛假房屋購買協議騙取拆遷安置款案件,有力保障了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
      2020年3月3日,歷城區檢察院受理了一起涉民營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一案,某物流公司讓他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申報抵扣稅款23萬余元。
      辦案檢察官劉玲在走訪企業、稅務機關中了解到,該企業是民營企業,有員工20多人,運輸車輛17臺,一直正常運營且發展良好。立案后,嫌疑人和家人整日提心吊膽、無心工作,公司員工被動應付、甚至私下向其他物流公司投寄簡歷,很多業務被競爭對手搶走,因涉案和疫情雙重影響,經營更加困難。
      在調查核實、檢察官聯席會議研究、公開聽證后,4月3日,歷城區檢察院對該物流公司及其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并進行公開宣告。
      該物流公司法定代表人倪某感激地說:“這個決定給企業吃下了‘定心丸’,也切身感受到了司法的溫度。一定吸取教訓,依法誠信經營,認真組織復工復產,積極回報社會,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4月15日,該物流公司在最困難的時候,擠出資金,向濟南市紅十字會捐贈價值24000元的防疫物資,專項用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
      打防兩手硬  人民群眾安全感真真切切
      2019年10月15日,歷城區人民法院依法對李鯤鵬等28人黑社會性質組織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敲詐勒索罪、詐騙罪、強迫交易罪、非法拘禁罪、尋釁滋事罪、搶劫罪,數罪并罰判處李鯤鵬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判處王宏鵬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判處陳上帥有期徒刑二十二年。其余25名成員,分別被判處兩年至十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12月25日,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一審判決。
      李鯤鵬以其為實施犯罪而成立的“天鵬商會”“天晟金融”作依托,多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謀取非法利益,逐步形成了以李鯤鵬、王宏鵬、陳上帥為組織者、領導者,劉浩、孫志勇、汪洋、李傳鑫、張傳福等人為骨干成員的黑社會性質組織。該黑社會性質組織通過暴力、威脅等手段實施刑事犯罪219起,違法行為19起,對人民群眾造成強大心理強制和威懾,致使多名遭受侵害的群眾不敢通過正當途徑維護權益,造成有的被害人或親屬實施自殺行為,有的被害人或親屬由此引發重大疾病或者延誤重大疾病的治療,有的被害人輟學或失業,或者不敢回家居住等嚴重后果。
      “全市共打掉涉黑組織16個,惡勢力犯罪集團34個,惡勢力團伙39個,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財產5.64億余元,229名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一審審結涉黑涉惡案件58件411人,對黑惡勢力犯罪形成強大震懾,有效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市掃黑辦常務副主任李本海說。
      政法機關是黨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對待犯罪分子,政法機關始終堅持嚴厲打擊、除惡務盡,堅決將其繩之以法;對待人民群眾,政法機關始終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傾盡全力用心守護,堅決防止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精神障礙患者發病時的違法犯罪具有行為目標和時間隨機性強、偶然性大、手段殘忍等特點,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精神障礙患者違法犯罪一直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也是長期存在的頑癥。
      天橋區委政法委探索“互聯網+保險”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工作模式,將危險性等級三級及以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全部納入“精防保”智能信息平臺管理,實現了事前精準掌控、事中精準管控、事后精準監督,努力防范精神障礙患者潛在威脅造成現實傷害,有效解決了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事后補償難的問題。
      在精神障礙患者出院時,將《家屬通知單》《衛生中心對接單》《綜治中心提示單》《派出所告知單》《社區跟蹤單》等信息錄入,第一時間將“五單”信息推送至衛健、鄉鎮綜治中心、派出所等部門,實現患者病情、出院流向等信息共享,做到精準掌控。通過智能信息平臺,實現患者活動軌跡在線查找、遇險一鍵求救、實時位置一鍵拍照、監護吃藥、越界告警,派出所民警、網格員、村居負責人、患者監護人和管理平臺之間信息及時上傳、下達,做到精準管控。通過管理平臺對各工作環節的電子留痕,實現了日常服務管理工作一屏顯示、實時呈現,做到對社區醫生、精防人員、派出所民警、網格員等面訪隨訪情況和患者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情況的精準監督。
      羨煞濟南平安城, 有幸長做濟南人。
      “我們將持續擦亮平安品牌,全力打造平安濟南升級版,努力讓平安成為濟南最鮮亮的名片,讓泉城人民共享長治久安。”秦傳濱堅定地說。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