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ymyim"></strike>
  • <abbr id="ymyim"></abbr>
  • <ul id="ymyim"></ul>
    <abbr id="ymyim"></abbr>
    <ul id="ymyim"></ul>
    <fieldset id="ymyim"><menu id="ymyim"></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ymyim"><input id="ymyim"></input></fieldset>
    <ul id="ymyim"><sup id="ymyim"></sup></ul>
    <strike id="ymyim"></strike>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魅力泉城建設十大專項行動啟動實施

    發布日期:2020-06-20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6月19日上午,“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加快打造魅力泉城”行動動員大會公布的《深化文明城市創建 加快打造魅力泉城行動方案》干貨滿滿,十大專項行動、46項舉措涉及老舊小區整治改造、打造特色街區、優化公共交通以及推行垃圾分類、“分餐制”“公勺公筷”等,備受各界關注。
      根據《行動方案》,濟南將以深化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開展魅力泉城建設十大專項行動,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一、開展拆違拆臨和改造整治專項行動
      1.加大違建整治力度
      提檔升級街(鎮)比例達50%以上
      12月底前全市無違建街(鎮)達到全市街(鎮)總數的80%。對2019年已達標的部分三級和二級無違建街(鎮)進行提檔升級,進一步精細化消減剩余存量違法建筑,提檔升級街(鎮)比例達到50%以上。
      2.強力推進風景區周邊建筑整治
      制定“一案一策”分類處置
      對影響大明湖、千佛山等風景名勝區整體景觀、破壞城市功能形象,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建筑,開展專項整治。
      3.加快老舊小區整治改造
      新開工安置房15546套
      12月底前開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50個,約605萬平方米,涉及居民6.2萬戶。開展棚戶區改造攻堅行動,加快城中村改造,新開工安置房15546套。繼續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12月底前開工建設200部。
      4.開展背街小巷整治
      亮燈率達到95%以上
      6月底前對全市背街小巷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梳理,全面推開背街小巷綜合治理提升行動,10月底前完成綜合治理提升任務。及時對夜間照明設施進行維護、維修,功能照明裝燈率達到100%,亮燈率達到95%以上。
      5.實施重點區域綜合治理
      10月底前完成濟南火車站等交通場站整治
      10月底前完成濟南火車站、濟南西站、濟南東站、遙墻國際機場、各長途汽車站等交通場站,高速、國道、省道進入市區的12處出入口整治工作。
      二、開展城市設計提升專項行動
      6.優化城市色彩形象
      9月底前確定城市色彩總體定位
      8月底前編制完成《濟南市色彩規劃控制導則》,9月底前研究出臺建筑設計導則,確定城市色彩總體定位及控制原則。在重點區域城市設計中強化色彩規劃引導,6月底前完成崔寨片區、濟南東站核心區、濟鋼片區等區域城市設計,9月底前完成小清河沿岸、濟南火車站周邊等區域城市設計。
      7.打造城市特色街區
      推動泉城路申創國家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
      依托世茂寬厚里、融匯老商埠、印象濟南·泉世界等特色街區,打造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知名街區。積極推動泉城路申創國家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加快百花洲民俗文化展示和體驗基地建設。結合直播經濟總部基地、新媒體之都建設,在特色街區持續策劃推出一批具有濟南特色的文旅直播、商業直播、美食餐飲直播等創意文化活動。
      8.規范戶外牌匾設置
      高炮廣告、樓頂廣告(字)基本清零
      10月底前完成經十路等38條美麗廣告牌匾示范街建設,整治提升500塊戶外廣告、6500塊店招牌匾和300座樓宇標識,實現高炮廣告、樓頂廣告(字)基本清零,堅決遏制新增違規戶外廣告。
      9.完善城市公共標識
      12月底前完成重點公共場所集中整治
      12月底前完成市區街道、廣場、公園、景點、醫院、學校等重點公共場所、重點開放區域的集中整治。
      三、開展精細管理專項行動
      10.推進城市深度保潔
      打造一批“席地而坐”示范路
      打造一批“席地而坐”示范路。12月底前實現城區主次道路機掃率100%。
      11.補齊城市家具短板
      高水平打造一批城市家具樣板路
      12月底前高水平打造一批有亮點和特色的城市家具樣板路。9月底前對各區縣樣板路進行觀摩評比。優化城區公共衛生間選址布局,12月底前全市新建改造公共衛生間60座。
      12.積極推行垃圾分類
      12月底前制定出臺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
      加大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設施設備配置力度,實現有害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體系全覆蓋。建成投用第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開工建設市廚余垃圾處理廠。將垃圾分類納入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內容,12月底前制定出臺濟南市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
      13.完善提升市政管網
      完成危舊供水管網改造30公里
      12月底前城市建成區25%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完成危舊供水管網改造30公里,新建供水管網60公里。
      14.推進城區線桿治理
      全面清理空中管線
      抓好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空中線纜整治,全面清理空中管線。落實《濟南市城市道路桿件標識整合導則》,推行新建、改建、擴建道路“多桿合一”。
      四、開展智能管理專項行動
      15.加快數據資源共享
      打通“數據壁壘”和“信息煙囪”
      強化數據統籌管理,構建全市統一數據標準規范體系,全力打通“數據壁壘”和“信息煙囪”。匯聚融合政務數據、企業數據和互聯網數據等各類數據云資源,建設完善全時空大數據平臺,形成各類數據資源相互協同的城市大腦中樞系統。
      16.打造社會服務應用場景
      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
      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推進街(鎮)、社區(村)各類信息系統歸集,有效支撐基層社區減負增能。12月底前完成10個智慧城市應用示范項目建設。
      17.加快城市感知系統應用
      重點公共區域監控聯網率100%
      打造物聯、數聯、智聯三位一體的新型城域物聯專網,加快部署攝像頭、傳感器等城市神經元節點及感知平臺,實現50萬個以上各類城市神經元節點的連通,重點路段、重點單位、重點行業視頻感知設備覆蓋率和重點公共區域監控聯網率達到100%。
      五、開展環境秩序整治專項行動
      18.整治城市“六亂”頑疾
      有序放開夜市經營
      6月底前集中開展亂貼亂畫、亂堆亂放、亂擺亂設城市“六亂”頑疾整治。有序放開夜市經營,堅決防止“一放就亂”,防止“臟亂差”反彈。
      19.規范城市交通秩序
      嚴查酒駕、醉駕、毒駕
      6月份啟動行業文明交通自律行動,組織開展“一盔一帶”守護行動。嚴查酒駕、醉駕、毒駕及重點車輛違法行為。
      20.提升農貿(集貿)市場環境
      打造一批示范樣板市場
      6月底前完成市場環境衛生、經營秩序、食品安全、病媒生物防制等方面的問題排查整改。杜絕集貿市場售賣野生動物現象。12月底前打造一批示范樣板市場,在全市推廣管理經驗。
      21.整頓建設施工秩序
      依法嚴懲工地違法違規行為
      開展“撤網覆綠”行動,采用航拍、遙感等巡查手段,推進揚塵治理專業化、精細化。高標準設置公益廣告。12月底前制定出臺《濟南市建筑市場主體信用評價管理辦法》,依法嚴懲工地違法違規行為。
      22.美化農村人居環境
      開展農村垃圾分類
      積極開展農村垃圾分類,12月底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村達到150個,確保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推進農村廁所革命。10月底前完成95個街(鎮)、2053個村飲用水管網改造任務,12月底前完成308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
      六、開展道路建設提升專項行動
      23.完善道路設施
      高水平組織實施一批道路大中修
      開展道路設施集中整治提升行動,高水平組織實施一批道路大中修,整治路面60萬平方米,完成152條主次干道路口延伸硬化,更換新標井蓋2萬個,提升市民出行安全感、幸福感。
      24.優化公共交通
      確保12月底前軌交2號線通車
      推進軌道交通加速成網,確保12月底前軌交2號線通車,主城區至濟陽區(先行區)有軌電車項目啟動建設;12月底前新開公交線路20條以上,打造軌道交通、普通公交和特色公交相結合、分級分層的公共交通網。
      25.拓寬停車資源
      推動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對外開放
      加快81處公共停車場建設進度,12月底前項目全部開工;推動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對外開放,實現停車資源錯時共享;在機動車停車場規劃非機動車專用停放區,12月底前完成3處非機動車立體停車庫(場)試點建設。在市中心醫院等醫療機構探索“掛號+預約+共享”停車模式;在濟南奧體中心等區域試點推行“先離場后付費”模式。
      26.打通社區微循環
      10月底前完成外圍路網銜接改造
      9月底前完成社區內外街道的綜合整治和改造提升,10月底前完成社區微循環外圍路網銜接改造,完善社區公交運營網絡,實現社區交通秩序及交通設施自我管理。
      七、開展生態環境提升專項行動
      27.持續做好泉水保護利用
      12月底前完成5個小區直飲水試點
      10月底前建立泉水保護地下水水位監測系統;12月底前完成現有市政公共管網覆蓋范圍內78眼自備井封停任務;實施市民飲用優質地下水工程試點工作,12月底前完成5個小區直飲水試點。實施泉水景觀提升工程,讓市民聽得到泉水叮咚,看得見一城山色。
      28.強力推進大氣環境治理
      加強柴油貨車聯合路檢和集中停放地抽檢
      6-9月集中開展夏季涉VOCs企業排查、監測,完成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商品混凝土企業環境規范化整治;12月底前完成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任務;加強柴油貨車聯合路檢和集中停放地抽檢。
      29.深入推進河湖濕地治理
      啟動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實施黃河堤防綠化提升工程,啟動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推進以黃河生態公園為核心的生態風貌帶建設。抓好小清河、大汶河等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實施全福河、柳行河等城區河道有水工程,謀劃雪野湖與城區東部水系聯通。開展華山湖、青草河等省級美麗河湖創建工作,推出文化河湖、生態河湖樣板。
      30.積極開展噪聲擾民整治
      制定公共場所娛樂健身文明公約
      依法嚴查渣土車超速、超載行為;禁止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發出高噪聲的方法招攬顧客;制定公共場所娛樂健身文明公約,避免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時使用音響器材對周圍生活環境造成噪聲污染。
      八、開展美化亮化專項行動
      31.打造城市綠色空間
      12月底前開工建設各類公園131處
      12月底前開工建設各類公園131處,續建完成郊野公園6處。實現中心城區裸土清零。營造“森林圍城、綠道穿城、花景滿城、四季綠城”的城市景觀形象。
      32.精心扮靚城市夜景
      重點打造12個片區特色夜景
      12月底前完成城市干道和主要片區路燈亮化提升。重點打造奧體片區、西客站片區等12個片區特色夜景,完成市區1050棟樓體景觀亮化提升工作,擦亮“泉城夜宴”文旅品牌,建設山水如畫、活力動感的核心景觀亮化區域。
      33.提升道路綠化品質
      高水平建設35處花漾街區
      高標準打造65條色彩豐富的花景大道;高水平建設35處靈動時尚、特色鮮明的花漾街區。
      34.做好城市節慶裝扮
      精心謀劃重大節慶城市美化靚化
      精心謀劃重大節慶、全市性重大活動期間城市美化靚化,12月底前完成花卉布置7萬余平方米,安裝花樹花箱花缽10000個。
      九、開展文明行為培育專項行動
      35.深化愛國衛生運動
      凈化居家庭院
      結合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深入開展以治理環境衛生、凈化居家庭院等為主要內容的愛國衛生運動,以干凈整潔的“小環境”構建美麗和諧的社會“大環境”。
      36.倡導文明健康行為
      推行“分餐制”“公勺公筷”
      6月底前制定出臺《濟南市民衛生健康公約》,大力開展“文明餐桌”行動,推行“分餐制”“公勺公筷”“禁食禁售野生動物”,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
      37.加強典型示范引領
      7月底前完成“濟南好人館”建設
      定期開展“濟南好人”選樹活動,舉辦身邊好人交流互動活動。7月底前完成“最美奮斗者”長廊、“齊魯道德模范”主題廣場、“濟南好人館”建設。
      38.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覆蓋
      持續擦亮“文明交通”品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實現街(鎮)、社區(村)全覆蓋,重點圍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文明交通等主題,深入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
      39.完善激勵約束機制
      集中整治不文明養寵、不自覺排隊
      加大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力度,鼓勵市民積極踐行文明行為。集中整治市民不遵守交通秩序、不文明養寵、不自覺排隊等行為。
      十、開展便民利民安民專項行動
      40.完善基層社區治理
      探索“街道吹哨、部門報到”
      6月底前健全完善“六位一體”社區治理相關制度并抓好落實。實施網格化改革提升行動,探索建立“格呼網應”“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
      41.打造15分鐘生活圈
      12月底前達到100個以上
      12月底前全市15分鐘社區便民商圈達到100個以上;12月底前新建社會足球場45塊;12月底前開工建設中小學、幼兒園130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以上;推動網上“15分鐘生活服務圈”建設,12月底前在100個試點社區應用推廣。
      42.提高窗口服務水平
      各級政務大廳全面推行“一窗受理”
      各級政務大廳全面推行“一窗受理”,深化周末“不打烊”服務和預約服務,完善幫代辦制度,提供規范化、便利化服務。設立“找茬”窗口,認真落實“好差評”制度。全面推行“窗口無否決權”制度。
      43.豐富居民文化生活
      10月底前新建開放10家高品質泉城書房
      12月底前辦好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交易會、第六屆中國非遺博覽會、第30屆全國圖書博覽交易會等重大文化會展活動。10月底前新建開放10家高品質泉城書房。
      44.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創建
      嚴格實施全程市場監管
      實施“食安濟南”品牌提升工程;嚴格實施全程市場監管,農產品和食品抽檢量達到7份/千人,對學校食堂、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校園周邊食品銷售單位實行全覆蓋監督檢查。
      45.優化基層治安環境
      確保黑惡積案清零、問題線索清零
      確保全市“五無”社區數量每年提升10%;推進“智慧安防”社區建設。確保黑惡積案清零、問題線索清零。
      46.暢通民意訴求渠道
      建立微信、手機APP、視頻接訪新平臺
      發揮12345市民服務熱線作用,設立創城服務熱線,納入熱線辦理體系和百分制考核。建立微信、手機APP、視頻接訪等新平臺,健全信訪預警信息“1小時”推送落地反饋制度。
    編輯: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