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就餐,您會擔心餐具不衛生嗎?有沒有想過,用餐之前親自檢測餐具衛生狀況?這樣的操作可以有。8月6日,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商務局推出“清潔餐廳”消費者體驗活動,消費者現場通過專業設備對餐具進行微生物快檢,檢測完再用餐,吃得更放心。
現場體驗——洗手前后檢測數值大不一樣
“真沒想到,自己的手有這么多隱藏的細菌。”6日中午在金春禧(八一店)用餐的崔女士,主動讓酒店人員為其檢測手部微生物指標。涂抹、取樣、檢測、讀取數據,不到1分鐘,顯示器上便有了結果……“705RLU”,這個數值意味著什么?
根據ATP熒光檢測儀參考限定值,手部低于“600RLU”數值才為達標。不過,經過“七步洗手法”清洗之后的崔女士,“二次檢測”結果降至“12RLU”,直觀的數據讓周邊用餐者紛紛起身去清洗雙手。
“在外用餐最擔心碗筷、餐盤不干凈,但肉眼又看不出‘貓膩’,常常用開水燙燙。”市民孫女士申請讓酒店人員檢測餐桌上的骨碟。
根據參考限定值,消毒后餐飲具通過值為低于“100RLU”。經檢測,其骨碟為“7RLU”,她連連稱贊,“現場看到檢測結果,用餐放心多了。”
據了解,“ATP+微生物快檢”是市場監管部門探索的食品安全監管新路徑。ATP熒光檢測儀是一種快速檢測三磷酸腺苷(ATP)的設備,由于所有生物活細胞中含有恒量的ATP,ATP含量能夠表明樣品中微生物與其他生物殘余量,可用于判斷衛生狀況。
聯合倡導——呼吁餐飲單位強化食品安全管理
“去年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食品安全問卷調查,反饋數據顯示,餐具是否衛生是消費者在外用餐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清潔餐廳”消費者體驗活動,是讓用餐者親自參與進來,以科學視角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知識,實時實地獲知檢測結果,真實客觀了解衛生狀況,進而更加有效發揮好群眾監督作用,倒逼餐飲食品經營者強化經營自律,嚴把各環節食品安全關,有利于提高經營主體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和消費者認可度。
目前,我市正處于“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復審的關鍵時期,按照復審相關要求,同時也為強化疫情防控、助力餐飲業復蘇,督促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打造濟南“清潔餐廳”新名片,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共同倡導我市餐飲企業提升衛生水平、就餐環境,在各個環節加強食品安全管理,讓消費者放心就餐。
據了解,“清潔餐廳”消費者體驗活動處于試點階段,在我市部分餐飲企業中開展。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將根據餐飲企業及消費者反饋情況、實際開展效果等有序推開此項活動,并聯合發出倡議,呼吁更多餐飲企業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強化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積極采取多種措施提振消費信心,讓公眾安全就餐、放心消費。